南京城的夏季並不好挨。尋常底層人家尤其幹活的工匠們也就算了,即便是光著膀子也沒有什麼忌諱。可是對於張海平日裏的出巡來說卻多有不便。因為很多用於自衛的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攜帶的。可張海在一年以前就曾經開始準備的“試練”活動還是開始了。
“敵人不會在你準備最充分,最有防備,條件最好的時候才出現。”是張海曾經告戒過眾弟子的,當然也這樣告誡過自己。為了盡可能的貼近現實並形成有效鍛煉,張海早在一年前就告訴直接由柳香、田彥、還有自己共同負責的內情部中的一個專門機構針對自己的“試練”在下一年冬季以外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開始,甚至西院也不例外。
說是“試練”,可是張海並沒有萬分之萬的把握保證身邊的人及其手下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絕對就是安全且並不會出任何問題的,因此在這一年中多少也加了小心。
可在第一次“危險”襲來的時候,張海還是中了招。而且還是在其警惕性最高的時候中了招。
說是“試練”的範圍不局限於宮內,可誰也沒有膽量這樣幹,即便是柳香也沒有。張海不敢保證身邊的人萬分之萬絕對可靠。其實張海身邊的人也是如此,在宮內做謀大逆的舉動,說不定就有肯能被衛兵們當成造反謀逆當場誅殺了。就是請沒有見過張海的人一入宮八成也不敢怎樣造次了。
因此,“試練”的範圍就隻能局限在比較有限的範圍之內。不過內情部的人在不了解實情的情況下製定“針對重要替身的訓練計劃”的時候擁有的思路和能力是張海都不能小瞧的,不過在最初模擬的時候還是針對一些最常見的手段進行模擬。
首先是比較常見的“路人突襲”,從過往的馬車、手推車;再到似乎抱著“孩子”的婦人都可以隨時暗藏弩箭甚至偽裝隱藏在掩蔽物中的火槍進行突襲。
當然,火槍一般不裝彈丸隻裝染料之類。“弩箭”也一般是比尋常弩箭輕了一半左右的輕箭並專門製作減小殺傷力的“鐵底棉頭”
除了這類“遠射類”,類還有“近戰類”。不管是人多的“鬧市”還是客棧飯館,又或者是比較令人警惕的小巷。都可能隨時出現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用紙做的刀劍一湧而上直奔張海脖子的人。為了防止可能的誤傷,這些人往往也身批軟甲。
整整一個夏季三個月裏張海累計七十次左右的外出中,一共遇到了一百餘次冷箭襲擊以及二十多次近戰圍攻。一共在突襲中被射中過十三箭,在近戰中被砍中過七個染色的刀記。不過幸運的是沒有一次被射中或砍中頸部或麵部等要害。
張海知道這是負責陪練的人有意控製著自己,不去進行某些冒險。不過因為張海在夏季也堅持長袖長褂內藏軟甲,還有重點部分的水袋背心以降溫,還是沒有出現過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