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太湖岸邊(1 / 2)

張海思索了片刻,覺得沒有護衛的情況下還是不要冒險在太湖上夜裏行船的好,不過還是像回事兒似的問道:“如今的太湖還像以前那樣夜裏不行船嗎?”

“那是老黃曆了。從前年開始太湖一帶就比較安全了,夜裏行船沒有什麼大問題的。不信的可以在這附近打聽打聽。”船主有些無奈的說道。

但是那些從外地來的人可沒有這麼容易輕信人言。在附近的百姓哪裏打聽打聽?經常外出的人誰不知道有些地方的土匪不僅僅是官匪一家,還是半民半匪或民匪一家?這太湖一帶在以前江湖人與商旅的心目中可不是什麼太平的地方。雖然這湖緊挨著九州最繁華的地帶。

張海不是第一次來到太湖岸邊,以前來過的時候不過是蘇州岸邊還算繁華一些而已。其他地方不過是人煙密集一些的居民地罷了。即便是在太湖以北的河口一帶的要地也是如此。

但是如今,這裏的十裏八鄉都已經成為頗為興盛的地方,雖不是城鎮,卻擁有不少的客棧酒樓,還有不少的倉庫和集市,這似乎是一個剛剛開始興起的商業市鎮。

天下豪強在新朝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因為沒反應過來而遭到嚴重的打擊,這固然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了資本的集中,似乎是不利於商業。可地方上的流通阻礙似乎也大大減輕了許多。

不過張海雖然這一路上並沒有見暫時到什麼煞風景的地方,卻也不由的反思了過往的一些政策。

那些操之過急的近現代化行業要求與管理會有不會揠苗助長的嫌疑?就商貿和港口條件來說,這裏顯然不如蘇州岸邊更合適。可恐怕是因為新朝在南京城乃至蘇州等大城市附近的管製力太強,才使得一些承擔不起或不願承擔的那些現代化經營成本的商家反而有了“遠離統治中心”的趨勢。

“這一路上,我即便像個乞丐一樣也不會去住客棧,你有沒有意見?”張海看了看天色似乎有些晚了,就對楊思笑著說道。沒有可靠的護衛在身邊的情況下,即便沒有什麼危險的征兆,張海也在試練中養成了不給任何可能的意外以機會的習慣。

“聖主.哦不,當家的.這當然沒什麼。我們一起都是共患難過的了。”楊思笑道。舊時富貴人家妻子對丈夫的稱謂是隨著年代水漲船高,從良人到官家再到相公和老爺。為了防止任何可能的意外,這一路上張海也反思了下自己的言行,覺得在外麵行走如非特別保險的地方還是不要輕易談論隊伍內或宮內的事情為好。而且在稱呼上也盡可能的不暴露,相互之間以下層出身的平民百姓間的常見成為為主。

這一點在下船之後也叮囑了下楊思還有一起來的小女孩穎兒。穎兒是新來的孩子們當中比較懂事的一個。雖然正是四五歲愛玩愛鬧的年紀,但是這一路上卻像個乖巧的大齡孩子一樣盡量寡言少語。那標準的北方口音新朝白話在大人嘴中說起來還沒什麼。而從這麼小的孩子口中說出總會給人以突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