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朝起事到新朝立國早年的風暴,張海給人的感覺是坐了天下的俠義之士,一直站在大多數民眾甚至是少數底層的立場上做事。可張海這時卻直言不諱的問道:“聽說這兩廣交界一帶到了最近一兩年依然時常有過往的賊人攔截商旅?“
“從這裏到柳州府的水路上大多很安全。陸路上的綠林人相比舊朝的時候也規矩了很多。通常隻是按照百裏抽三的原則收取過往的費用,一路上就算運氣不怎麼好被幾家敲了竹杠也不過一成的比例而已。出人命的風險雖然有,但也遠遠比不了這西南一帶的瘴癘之氣了。”一名行商的中年說道。張海當然了解,這幾個人雖然未必是李文遠的托,但也是被安排好的人。不過自己還是能夠通過附近民眾的表現來大致判斷人們對這類回答真實性的態度。
張海沉默了許久,才深沉的對附近的眾人講道:“百姓們感謝我們新朝為底層民眾所做的義務,但其實我想說的是: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裏我想看到這廣西,雲南,四川,當然還有北方的廣大內陸地區在工商方麵也能像京城附近的江東一帶那樣富裕起來。大家不僅僅是溫飽住處無憂,還要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勞作時不在那麼辛苦。用可以用上舟車在田間插秧勞動,而且生了病能夠得到必要的醫藥而不是自殺或在忍耐中痛苦的死去,大多數百姓都能過上過去的富裕人家才能過上的生活。很多讀書人還有很多樸實的百姓對商人特別是那些外地來的商人們沒有好印象,其實我當年對那些人也沒有好印象。可是要想讓人們真正的富裕起來,經濟的流通卻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互通有無從中牟利比起我們吃穿自用自造看起來是不怎麼厚道,但這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所需。人們在家裏自由自在的自我勞動,看起來自由自在,可卻終究喪失了效率。人們靠自覺進行的勞動效率上終究不如在監管之下的勞動。舊時的朝廷沒辦法管的好那些經商行商的人,這些人當中坑蒙拐騙時有發生。丁銀時代這些人更是坑苦了不少人。可是我想請大家相信:我們新朝做事的根本目的絕不是像商人一樣的牟利,最終會管好那些人的。如果管不好,你們可以直接來京城.“一邊說著,張海一邊觀察周圍百姓的反應,發現這普通的民眾可並非自己的當年的那些少年弟子。對於張海加雜著大量新話所講的不少東西不太感興趣也聽不懂,隻是出於尊重與敬畏還在認真聽而已。
想到這些,張海就示意了身邊幾名親衛連戰士,幾輛裝滿貨物的大車被推了過來,對於這些,張海一開始也沒有多做解釋。隻是詢問道:“聽說著西南一帶多瘴癘之氣,你們誰知道瘴癘之氣是怎麼回事兒?“
廣西一帶的民眾長久以來對此深受手其害。一名老者當然也了解此事:“我們這南方一帶,林中多有蛇蟲等動物。動物的屍體死亡腐爛之後就會散發出瘴氣。這瘴氣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無形的。像人死後腐爛的屍體一樣汙染江河水或散發出去使人致病。因此見到那些林中冒著煙霧的地方,過往的路人或要回避,或要用潮濕的衣布捂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