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夜襲反擊(1 / 2)

杜文煥的決定讓一些人覺得有些優柔寡斷。出動三百人的力量,還不能過多的選擇精銳參與,這無疑顯得有些患得患失。

可是在新朝那神秘摸測的威懾壓力麵前,支持這個選擇的人也是不少。畢竟誰也不知道那些潛伏在昔嶺附近的所謂“公安軍”是不是什麼障眼法。會不會在入夜或黃昏的時候成為新軍主力部隊那樣的“真”老虎。

雖然隻是出動三百人下山夜襲,不過在黃昏時分的時候山上的杜文煥所轄各部已經做好了迅速出戰的準備。不少長達一二百丈的繩索也隨時準備投下,以便數百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突圍中去。

對此,卜爾吉細等人卻沒有怎樣阻攔。在卜爾吉細看來:依托山險和這些準備,那些新朝的大軍根本沒有什麼可怕的。這些外人走了也好,至少山上的糧水或許就可以憑此堅持更長的時間。

因此還像摸像樣的派人來聯絡,並詢問是否需要山上的力量也參與行動。

對於這些:杜文煥倒是受之不恭:“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多謝美意了。如果我們最終成功了,這山上帶不走的通貨軍輜就算是我們答謝的一翻美意.”

就這樣,杜文煥與卜爾吉細聯合湊出了七百人大概接近類似於新軍編製一個營規模的力量準備展開突襲。

為了防止這些人拿了每人二十兩黃金的預付賞錢之後就逃之夭夭,這七百人的身上全都帶了火器輜重。每個人都配備了弓箭短兵以及每人至少五支填裝好彈藥的火器。五十斤上下的單兵負重除了少量預付的賞錢之外,幾乎沒有一斤的重量是用來攜帶鎧甲的。因為那些當年同新朝大軍較量過的人都知道:要想以堅固的防護抵擋新軍主力部隊單兵火力不是完全做不到,而是如果那樣不說成本不可接受,士兵也隻能成為簡單的重步短兵了。而糧食和水等有可能讓士兵們逃亡到安全地區的東西更是沒有帶。

這七百人幾乎隻有兩個選擇:要麼選擇做俘虜,要麼選擇拚死戰鬥以賭命。

新軍那裏曾經流傳過來的一些夜間行軍戰鬥的組織技術讓這七百人在利用繩索下了懸崖之後還算麵前能夠保持完整的隊形。

同公安軍的分散不同,這些人在夜間為了不掉對和組織聯絡方便,在夜色逐步降臨的時候是集中在一起一百人為隊的集群負責活動的。七個百人隊還盡可能的相互靠攏。

不過,這些山上的人畢竟不是經過嚴格選訓的新軍主力部隊那些年輕人,數百人集中在一起在夜間的行動,就算是沒有枯樹葉或者線鈴等守備設施也終究沒有在二三十步的極近距離上瞞的過負責守衛在要到上的成都步兵旅公安軍官兵。

負責防禦的成都步兵旅公安軍隊伍基本上是以十人左右的班為單位。兩個主力營群分成了一百幾十個班據點平均十丈左右一個據點,在近十裏的範圍內形成看似單薄卻又很完善的封鎖線。盡可能使山上的強敵不太可能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