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球在這空氣有些稀薄的高原地帶升力似乎比平時下降了不少,不過四部熱氣球最終還是能夠載著平均每部相當於兩個人的重量飛到了那幾乎和雲朵一般的高度。
通常新軍主力部隊的熱氣球作戰最高也不過在一百五十丈左右的高度上作戰,不是升不了更高的高度,而是如果太高。就算是百虎齊奔之類的火箭箭道也會垂直的落在地麵上,命中能力不如在更低的高度上作戰。
而且在以往的時候,不論是火器還是弓弩,也很少有什麼東西能夠威脅到百丈之上高度的熱氣球。
可這一次要對崇山峻嶺上的敵人展開壓製的時候,張海卻最終謹慎的決定從接近雲層的高度展開對山嶺上方之敵的壓製。
自從在廣元以北見到了殘敵的那些抬炮,又在不久前見識了山上的殘敵那大不同於以往的作戰能力之後,張海就隱隱有一種感覺:這山上的守敵必然因為當年的印象而在防空方麵多少有些準備,因此下定了決心讓牽引熱氣球的最高升高高度在三百丈相對高度以上,幾乎是在敵軍山嶺的頭頂上逼近向下傾斜箭支。
這樣箭支的命中能力和效率當然會有些下降,但這種情況下的攻堅作戰不同於野戰,適當的“低效”是新軍隊伍能夠忍受的。
四名神箭手駕禦過熱氣球到過更高的高度,也曾經在黃山之類的天險之地進行訓練過。早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恐高之症,自身心理素養也是極強的人。因此對那懸在空中的感覺並沒有多少畏懼。
不過,在這高原上上升千米之後氣溫驟然有些下降,空氣也感覺到有些稀薄了。而神箭手們為了盡可能的多帶箭支並沒有身穿過於厚重的衣物來禦寒。好在陽春季節即便是高處,簡單的皮製衣甲也能避免寒冷到影響注意力或瑟瑟發抖的程度。
“先不要開炮!等那天上的強敵近一些並展開攻擊的時候再開炮!“小金川之上的周遇吉對秦良玉說道。
“這一點我也早按照副帥提出的觀點吩咐下去了,相信那些選出來的人們是會注意的。“秦良玉回答道。
這些部署在山頂上的抬炮向上開火的時候即便上有些斜距的高度也可以射到二百丈左右的高度上,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的射速就要降低很多了,畢竟填裝並不容易。而且射擊一百五十丈以上高度的時候,周遇吉並沒有把握那個距離上的轟擊可以給那熱氣囊帶來有效的威脅。
當熱氣從雲層一般的高度在牽引之下逼近山嶺上方並逐漸穩定下來的時候,負責駕禦著熱氣球的神射手們並沒有立即下降高度,而是在用熱氣球上配備的望遠鏡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和大致的高度及風力估計之後就卸下了吊艙上的幾塊木板。露出了一尺寬兩尺長的空洞。這空洞中央有一道橫木,因此勉強的不至於在危險的時候把人徹底陷下去。不過對於從上向下射箭來說,視野倒是開闊了許多。
在五百米上下的相對高度上,山上的人在開弓瞄準的時候已經很難看清了。就算是神射手也難以在這樣高的高度和這樣遠的距離上精確準。而且由於不像野戰時那樣擁有明確的參考物,在加上這樣遠的距離上高空中的風帶來的精度偏差和吊艙的搖晃等因素。神射手在這樣的空中向下放箭精度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