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攻克天險(1 / 2)

在天亮之後感覺到壓力的小金川守軍不再沉默,麵對新精精銳沿著山嶺的掃蕩攻勢開始進行緊急防禦,並利用地形地物的掩蔽集結力量準備反擊。

可那些成群結隊衝出來的守軍麵對的卻是沿著山脊線推進的整個橫向戰線的新軍進攻鋒線上似乎填裝好的排槍根本用不盡一般的猛烈火力。即便是盡量放低姿勢匍匐前進也無濟於事。

在天色已亮的情況下,暴露出來的敵人遭到整個鋒線上至少四十名突擊隊員運用五聯裝燧發排槍展開的猛烈火力。每分鍾高達一千二百餘發,相當於六百名精銳鳥槍手遠遠比傳統軍隊更為沉穩的精確射擊輕易的就阻擋了嘉勒土司還有秦良雨等人所率領的聯軍進行的最後一次反撲。

那些從天而降的投石機火力殺傷效率也大打折扣。因為在白天,一部投石機扔出的速度並不算快的彈藥是很容易躲避掉的。

還有不少守敵躲避在有明顯凹陷的地方準備在近距離展開猛烈的突擊。不過隊伍在前進中遇到那些視線以外的可疑地區的時候就會先用推杆雷探路。

經過半個夜晚的積攢,山上的百餘名戰士至少擁有二百多個微型推杆雷及不少可以釋放毒煙的燃燒物專門對付那些坑道、凹處、殘破堡壘內的頑敵。

偶爾有一些守軍通過散兵工事一般的隱蔽掩體從進攻鋒線的側後湧了上來或者出現在近處而幸運的沒有被槍銃解決掉,但敵人的火槍在有一定角度開火的情況下僅僅隻能給地上匍匐前進的戰士們帶來輕傷的可能,很難造成真正的傷害。

這些幸運的人在暴露出來最多幾秒之後也會死在兩翼待命的精確線膛槍手的開火射擊之下。

那些打算依托工事堡壘進行頑抗的人就更不用說了,不在攻擊目標處的地方,戰線上的戰士們會盡可能的以槍銃壓製為主。而在目標處的堡壘口,接連不斷冒頭開火的殘敵至少會遭到五名早已填裝好彈藥的線膛槍手的攻擊。

精確而猛烈的火力壓製之下,迅速逼近到坑道或碉堡口內的軍以推杆雷進行壓製性爆破之後就會把發煙的燃燒物投進去,目的不僅僅在於殲敵,也在於尋找山上之敵地下防禦體係的出口。

而在進攻峰線之後的輔兵們也在仔細的查尋著山嶺之上那些不太堅實的地麵以近可能存在坑道的地方。

如果新軍近衛部隊進攻的是完善的現代坑道陣地,比如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那些地下工事體係,這樣簡單的搜索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結果,隻能等待裏麵的守敵暴露火力。可是這山上的殘敵畢竟不是二戰時期的日軍,不可能有把山上的坑道挖到幾米以下甚至更深地方的意識,也沒有那個需求。最多不過要求抵禦中型石彈和尋常炮彈之類的轟擊而已。沒有誰認為有哪支軍隊能把幾十上百斤的重型炮彈從山下轟上來,並且還能覆蓋山上每一片抵禦。至少那種程度的炮火準備成本會不可想象。

因此,大部分山嶺上的淺層坑道都被負責查探的戰士們發現了,那裏的殘敵麵對的就是直接被挖開然後被扔入冒煙的燃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