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霞見到張海那有些堅定的預期,也不由的有些憂慮。她明白張海對於柳香並沒有理想中的專情。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實際上是他自己的不可承受之重,這種狀態如果持續下去,那說不定就會被什麼人鑽了空子。因此就把自己的想法坦誠的講了出來。
“我知道海兒的想法,為了壓製民間宗族,也為了新朝不像舊式的王朝那樣的命運與結局做了不少的打算,提了不少的要求。可海兒畢竟是高高再上的聖主,即便是不把這皇城像那舊朝時一樣用於維持三宮六院,我想那三妻四妾,也依舊不會有多大的問題。海兒如果擔心這樣對天子的聲譽不利,納小的事情也可以不對外聲張,甚至可以做的更為隱蔽,我想以新朝在宮中的條件做到這些是毫無問題的,何苦委屈自己。”
張海自少時以來想做個聖人,可以卻發現自己雖然擁有超出一般君主的理想,卻並非是個聖人,甚至不少書刊故事裏那種專情的好人也算不上。可是在這件事情上,張海的顧慮依然極大:親衛連和近衛部隊能夠擁有舊王朝的天子近衛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戰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自己在身邊人眼中的高大形象。即便是對外保密對內半保密狀態,那內自己十分重要的身邊人所帶來的影響依舊是無法估量的。
“我聽一些孩子們說,新朝在儲君方麵也不打算遵循舊製,而是允許江山社稷的禪讓?”楊秋霞忽然有些鄭重的說道。
“肩負天帝使命,不成功便成人。望母親能夠理解。如果在我的後代中真沒有一個這樣成氣的人,確實如此。”張海這樣回答道,可也就在這時也忽然間明白了母親的意思:如果自己不能公開的納妾,隻與其他幾名女子保持情人的關係,並擁有子女,那也完全可以用收養孤兒的名義保持必要的關係。可是如果這樣,終究是苦了陪伴於自己的那些女子們。
楊秋霞忽然間想起了什麼,就對張海說道:“於英那孩子你是否還有印象?不久前,她主動找我來說要改嫁。。。“
麵對在這時代可以說驚世亥俗的尤物,張海曾經對於英有有一些色心與心動,可是如今的張海已經清醒起來,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對待這件事情,鄭重的回道:“請母親轉告於英,也讓其轉告劉洪濤不要誤會。另外,我張海已經犯下了大錯,這性質更嚴重的錯上加錯是絕不能犯的。恐怕就是舊時的君王,應該也明白一諾千金和臣下之妻不可奪的道理。“
“於英這件事情也是,即便是海兒有這個心,母親也會勸你有些事情當做,而有些事情不可做。不過你記得於英,應該還記得於燕吧?這兩個孩子還是當初海兒手下的人尋來經過甄別後送來的了。如今於燕還有其他的幾個孩子也到了成婚的年紀,就居住在殿後。沒事兒的時候,海兒也可以多找她們聊聊天。“楊秋霞左思右想,最終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而是留給張海一些選擇的空間。她知道如果直接去說一些事情,內在裏比較好麵子的張海八成會拒絕之的態度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