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的計劃你們也都應該了解了,以現在犬的狀態參加實訓,你們有沒有把握?”張海忽然間詢問道。
負責軍犬的小戰士沒有套路式的回答“沒問題。”而是有些猶疑,事實求是的回道:“沒有十成的把握,究竟有幾成的把握也難說。可我還是覺得應該盡快的進行實訓,這樣才能發現問題。”
經過唐貴這一年半時間以來的教導還有實踐中的經驗,軍犬馴養人員也從最初的隻有一腔事業心,變的更為成熟、更有經驗。動物的最大優勢是不會像人一樣搞腐敗行為或者各種主觀性質的懈怠和有意識的偷懶。但是也並不是如機器一般先天的絕對服從各種高難度的命令並對抗各種幹擾。每一個程度的訓練都需要重複多次的實訓才能鞏固住。而且即便這百餘條軍犬都是從數以萬計本來質量就很出眾的狗崽與狗父母中經過嚴格挑選下培養起來的人,可還是有個別犬反應與學習的能力明顯比其他的犬慢,在不滿一周歲的時候就隻能留做備用了,越是對犬的這種品性了解,就越知道在沒有長時間的鍛煉和鞏固性訓練的情況下,一個新的科目中犬的表現往往是並不靠譜的。
“這不是什麼事情。一次不行就多調整多訓練幾次,一個月的時間應該足夠確定這些犬的實用程度了!”張海對戰士們說道。
對抗性的實訓不能由飼養員本人來進行,這會讓犬有一種“自己不是在執行任務或麵臨敵人,隻玩玩而已”的印象。在這一問題上從張海到唐貴等人也都有過考慮。
為了最大限度的貼近現實條件,對抗首先將在紫金山地區進行,隨後犬隻將通過海路和水路分成眾多試訓隊前往廣西開化地界、桐柏山區、娥眉山區等不少擁有深洞巨穴複雜危險陌生的情況下進行試訓。
行進中的偵察與反伏擊,危險地帶的查探將成為這些犬在今後兩三個月時間內最主要的訓練任務。而在這之後,它們就會按照預案展開向西南各預定抵達與真正的隊伍彙合,去執行協助大軍作戰的行動。
試訓隊的人準備了不少的弓弩吹箭還有所謂的“毒藥”,箭頭和藥物甚至乃至槍銃與近兵都經過嚴格的檢查,既不會對犬造成大概率的致命傷,也不會讓其誤會這些隻不過是主人請來玩的人。
對於這麼複雜而苛刻的考驗不要說那些飼養與訓犬戰士沒有把握,其實張海本人也沒有多大把握。
這樣的任務雖說比較貼近犬的本能,算不上諸如爆破、導盲、運輸與通信等太過高級的科目。可是在戰場與高度對抗的環境下,那就很難說了。
初秋時節的紫金山氣候越來越接近北方,不過倒沒有北方那樣的幹熱與多變。還算是多雨的時節也比較能夠模擬西南不少地方在冬季時候的環境。
紫金山上為了守備與警戒的需求也有不少洞穴,為了配合這次實訓,還事先準備了不少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