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波的臨戰反應還是比劉康或者說多數新軍主力部隊營一級的主官好了不少。因為新軍在指導思想上,受張海的影響並不喜歡冒險,更願意將風險控製在可控的程度上。
當撤退中的新軍主力部隊在撤退中似乎已經開始有了潰敗跡象的時候,沐天波就迅速下令隊伍展開全線反擊。因為它看的出:前來的新軍在進攻中所留的預備隊是極為欠缺的。
此時進行反攻就算不能殲敵於城頭之下,也極有可能俘虜幾名負傷的敵軍,甚至是俘虜幾名能在六七十步的距離上精確威脅頭靶大小目標的線膛槍手。如果反擊麵臨失敗,沐天波至少還有五百左右的預備隊可以用於收攏隊伍,這還不計在一旁看戲的沙定洲等人。
劉康終於看了出來:守敵身上隻有很輕便的鎧甲,但是每個人至少攜帶了九支同尋常火繩槍大小差不多的槍身。
敵人也學習過新軍主力部隊的作戰方式,這在劉康出發前複習有關大小金川一帶作戰報告的時候是了解的。
可眼前的這隻勁敵,似乎比聖主親軍所麵對的那些殘敵更為精悍,在待發多管火器運用的實戰能力方麵也更為出眾,甚至超越了傳統舊軍隊的概念。
在進攻的過程中,一千五百名左右的“後勇軍”又至少展開了兩輪累計四次連綿不斷的開火。雖然是在低身前進中開火,但打出去的幾千發彈丸反而命中率更高了。幾乎有上百名撤退中的第二十一旅三營官兵被打倒在地,敗像似乎更為明顯。
不過在這個時候,第二十一旅三營中那些骨幹老兵以及軍官還是發揮了關鍵作用,至少有五十名左右曾經在朝鮮日本等地的治安戰中表現突出的軍官骨幹並沒有在敵軍的反擊中動搖,十二名參戰的精確射手也沒有。
這些沒有被擊潰的新軍骨幹臥倒在地沉穩的展開射擊,大概短短半分鍾左右的時間裏就把六百多發彈丸打了出去,打倒了一百四十餘名敵軍,讓敵軍的前進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精確射手們展開的兩輪射擊也至少擊斃了反擊過程中的至少二十名敵前排旗手,給敵軍的指揮體係帶來一定程度的紊亂
一成左右的傷亡往往是舊軍隊的一個上限了,但顯然沒有達到“後勇軍”的承受力上限,沐家隊伍在嚴重的威脅麵前不得不學著對手臥倒在地展開火力,但並沒有潰敗的跡象。
新軍線膛槍手連綿不斷的射擊所帶來的持續壓力也終於讓興奮中的敵軍冷靜下來,不過短短兩三分鍾的對峙就又有百餘名臥倒在地上沐家官兵遭遇到了傷亡。
在新軍的曆史上,強調比較多的是叛變投敵和拖武器逃亡,可卻幾乎沒有聽說過在戰場上處理那些臨陣脫逃的敵兵的習慣,至少是新軍精銳部隊中是如此。屢戰屢勝乃至還算尚可的政治水準乃至對自身戰鬥力的信心,再加上一般軍隊難以比擬的撫恤與待遇,使得不少的惡戰中,新軍都沒有發生過臨脫逃的現象。
見到軍官骨幹們大多依然堅守在一線,那些潰逃中的新軍官兵中大部分人也不由的冒著火力的威脅重新向戰場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