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誘敵代價(1 / 2)

劉洪濤究竟還有一些在這次南下行動中負責與公安軍野戰步兵旅聯合作戰過的人最終還是多少有點兒期望。因為人們都清楚傳統舊軍隊,以及那些和舊軍隊類似的隊伍是怎麼一回事。過去標準的冷兵器和火器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新建的火器部隊就算問題再多戰鬥力再差,那也是同裝備精良,選訓管理投入相當大的新軍主力部隊相比。

劉洪濤最終還是對做為試點的新公安營營長,過去負責崇明州防務的楊銳說道:“北進的時候,你們的隊伍必然要麵臨考驗,不要慌。有我們主力部隊在,不論如何你們都無法失敗的。“

其實不論是劉洪濤還是張海更擔心的情況是逃亡北麵深山林的殘敵在經曆了連翻大敗之後,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哪怕是遇到五六百人規模的像樣兒新軍部隊也根本正麵交戰。

如果敵軍要想打五六百新軍公安部隊的注意,唯一的可能是在極為有利的地形環境下至少集中上萬大軍來攻。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五六百並非按照新軍主力部隊標準建設的“排隊槍斃“式的燧發槍部隊能夠堅持的住嗎?

“我們的主力部隊後撤!讓趕過來的雲南省各縣公安軍隊伍負責一線封鎖乃至巡邏境界吧。試點部隊的營戰鬥群以連為單位投入封鎖作戰,並做為進剿的主力!“張海最終下定了決心,直接說道。

這種決定,也隻有張海自己提出來才能避免臣下的一些顧慮。因為這意味著更大的傷亡,甚至有可能是無畏的傷亡與損失。還很可能導致北麵的群山中那些聚集起來的逃敵向其他方向逃亡。

五六百人的像樣部隊或許還算在頗有戰鬥力的情況下能支撐其一個戰術單位;可連規模的部隊實際上是隊列火力戰的最小單位,根本就是喪失了與絕對優勢之敵獨立作戰的可能性了。也隻有站在張海的高度,幾千到萬人左右可能的傷亡損失才值得用於驗證新部隊的戰鬥力。

為了避免北麵山區的敵軍成為驚弓之鳥,新軍主力部隊甚至以雲南廣西等地的不少現縣營隊伍投入到了前期清剿的戰鬥中。

新軍西南一帶的公安軍縣營部隊單就官兵本身來說,戰鬥力可能還比不了西南一帶頑抗的土司聯軍武裝,隻是憑借著哪怕是火繩槍也算是精良並有一定的保養水平,並且鎧甲也算優良並且配備有統一製造比較合膛的炮彈,所以顯現的有一定戰鬥力而已。;

在最初一周左右的交鋒當中,進剿的公安軍縣營各部隊同滇北山區內的土司聯軍武裝發生了大小十多次戰鬥。大概隻有一次,公安軍的縣營擊退了對手,七次最終不得不撤退並留下了不少屍體,還有四次戰鬥被熟悉地形環境又能依靠儲備物資集結兵力的土民聯軍武裝集中優勢兵力打了殲滅性的戰鬥。

這可以說是新軍戰史上並不十分光彩的事情了。即便包括新朝二年還在爭奪天下時候的一些交鋒,營規模的全滅也不過十多次而已。在朝鮮和日本的治安戰中,幾乎就沒有出現過營規模的隊伍遭到殲滅的事情,這與日本朝鮮的地形環境還有新軍參加境外作戰的公安軍部隊往往有一定水平相關,可也在一個程度上說明哪怕新軍輔助部隊應有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