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對於七年戰爭到拿戰時期的隊列火力戰也僅僅是略知一二而已,對近現代軍隊的了解也僅僅是入門。但經過這麼多年的實戰經驗總結,一些問題也能構想出個大概。
傳統的火繩槍兵或弓弩手,一般是分為五排到六排連續作戰,而使用性能更優良的滑堂火槍很大程度上也要把一個戰術單位分為六個部分。每個基本的戰術單位,必須有有一半的人時刻處於可以全力在近距離開火的狀態,在三段對射餓時候,也隻是其中一半左右的部隊以“半連”或者“半排”的形勢展開連還射擊。
開火的頻率實際上並不算高,遠遠比不了炮兵。一門滑膛火炮在舊時代的環境下於數個小時的激戰中可以打出幾百發炮彈,而火槍則一般隻打出二三十發子彈。
在楊銳手下的新公安軍第一連的一次開火中,通常隻有一個分隊不到二十人展開火力,半連或半排的齊射也不過三十到六十人。
不過即便是如此,因為敵人並沒有擁有對新公安軍威脅幹擾很大的兵器;新公安軍的官兵們幾乎僅僅是前三輪開火就已經用發射出去的二百多發槍彈打倒了二十餘名進攻在最前麵的敵軍;
敵軍進攻中遭受到五十餘人傷亡的情況下衝擊並沒有停下來,而是逼近到了楊銳所率領的隊伍前,在麵臨絕對優勢敵兵的情況下部隊還是陷入了白刃戰之中。
之不過時刻準備待發的火槍給執行衝擊作戰的敵兵帶來了很大的威懾,為了避免過大的傷亡,衝擊過來的敵兵隻能以十分鬆散的隊形展開衝擊以避免遭到那滑膛火槍的恐怖火力。
新公安軍的官兵們也是第一次麵臨白刃戰,不少的人對於用那如同短矛一般的兵器同敵軍完善的長矛手和標槍手交戰的時候心存畏懼,不過當官兵們看到衝過來的敵兵已經沒有多少凶悍之氣,而且同樣十分緊張的時候,那些在戰鬥中表現比較英勇的官兵們還是能夠帶動起不少人的士氣不斷的驅逐對手。
刺刀的抵抗並沒有殺傷多少人,隻是讓一些敵兵負傷而已。然而在步兵們用刺刀抵禦著敵兵的進攻與殺傷的時候,炮火用霰彈在近距離上的開火終究讓大規模進攻的敵兵在累計付出了近百人傷亡損失的情況下不得不撤退了。
白刃戰在新軍主力部隊中並不多見,多年來的交戰中,新軍主力部隊的官兵們一支用填裝好十分方便發射的彈藥和各種先進而奇特火力的情況遏止與殺傷敵兵。遭遇到箭彈威脅都遠遠大於白刃威脅。
可是在隊伍僅僅用裝備了刺刀的遂發槍加上並不很成熟的炮兵迎敵作戰的時候,因為士兵們向敵軍的開火很多是沒有填裝好彈藥就不得不發射的“空槍”,還有很多根本沒有向敵軍認真開火,嚴重降低的射擊效率是得在麵臨勢均敵的對手的時候還是沒有避免讓包括楊銳在內所有新公安軍一營一連官兵們心有餘悸的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