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拉特眾來使此時在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心思,最大的擔心也的如果自己回去對族內人們詳細講述今天的所見所聞,會有人真正的相信麼?不過好在新朝似乎沒有像真對南方的土著那樣清洗衛拉特蒙古人的打算,否則不會禮送這些寶貴的軍火又坦誠的展現自己的實力。
新朝相逼不是太甚,還有實際的東西相增,又有能夠通過使團帶會去的適當威壓,那或許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確認了新朝聖主對於己方沒有太大的惡意之後,巴圖爾等人的膽氣也略足了一些,開口說道:“剛才那種線膛火槍,能不能贈送我們一些?哪怕百來支或者幾十支還有必要的子彈也哈好。”
張海聽到衛拉特人的翻譯這樣直言,也不由的沉思了片刻。在張海的印象裏,似乎曾經有一些向其他勢力或友好勢力贈送軍火的例子。不過張海僅僅稍做思考卻確定了向這些衛拉特人送線膛槍是有害的。害處未必致命,但己卻沒必要冒著個風險。
考慮到軟實力和兵力規模,新朝雖然有不比海南某穿越小說裏的臨高軍遜色多少的地麵實力,可新朝畢竟不是臨高五百眾,沒有可以在未來幾年或數年內就能快速擴張升級的工業實力。線膛槍的某些創意涉及機密,如果流傳到了西方並被有心之人重視,那就會給新朝以後的行動帶來不少麻煩。更別說線膛槍如果落在戰場射擊天賦不差的人手中,對新軍主力部隊也會多多少少構成一些威脅。
類似的其實還有中型熱氣球,火炮也包括在內。其中的不少工業和經驗雖然不太可能被立即效仿並推廣,不過能延緩技術外流幾年總是好的。舊軍隊要考慮新武器會不會在戰場上被繳獲或仿製,而對於新朝還有新軍來說,實踐證明這方麵的威脅還沒有叛逃著帶來的威脅要大。新軍主力部隊出現被俘而己方不能控製戰場的事情雖然存在,那也是很少見的。核心兵工廠更是幾乎被嚴密的製於皇城最多是南京城內的監管之下,並不存在必然的內部技術外流。
燧發排槍當然也有可能流傳兵推廣,但張海相信:這是東西方軍事思路和部隊軟實力不同帶來新軍主力與西方軍隊建軍思路不同的結果。此時代講究大規模動員戰爭的西方各國來說,即便得到一些新軍主力部隊的精巧火器及其技術並且很重視,也不可能大規模的在戰爭中推廣開來。對於西方軍隊來說,一個新軍主力部隊官兵的成本完全可以武裝出半個步兵連來或者半個炮兵班來。沒有足夠優秀兵源選拔條件的情況下,在火器時代搞精兵主義是得不償失的。
想到這裏,張海就繼續說道:“不是我不相信你們衛拉特人,而是擔心如果給了你們這些先進軍火援助,在實際的戰鬥中多少有技術外流的風險。如果你們覺得那幾十車精良火器太少,我還可以派遣輜重隊跟著你們一道會去。帶去一些精良的鎧甲,我想這些在你們與你們對手的戰鬥中,或許效果也不會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