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很明白,但是不少頭腦聰明些的也大概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兒了。這也許是一種從未聽說過的手段,不過更有可能的事情就是傳統軍隊裏的女營了。。
對於這件事情,張海也思考了很久。遠征舊疆是漢族王朝曆史上一件從未有過的事情。在舊疆之上,因為人均農牧條件優厚外加商路貿易乃至不少民族種族共同雜居的因素。女子的資色質量明顯比中原絕大部分地方強出了一個層次。再加上大軍遠征的時候很多時候要分散的控製和管理異族的各個居民點。即便對於新軍中最為優秀的官兵,張海也完全沒有把握這些人在監管條件缺失的舊疆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最大限度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隻有女營了。
這件事情還不是讓先鋒旅的官兵們更為驚訝的,更驚訝的事情還在於這次晚會上的有兩個女藝人在當中卸裝之後被不少官兵們認了出來:其中之一是負責新軍作戰部的將帥劉洪濤的妻子,而另一人則是幾乎形同新朝皇後一般地位的柳香。
經過多年領導工作,對於當眾講話也不再畏懼的柳香用熱情而洪亮的話對先鋒旅的官兵們笑道:“不過可惜的是:這次先鋒作戰,我可能就不能與諸位一同前去了。。。”
不過,當柳香餘光間望向張海的時候,卻發現了暗暗的示意,因此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了。
從最初的興奮與激動,到不少官兵已經開始暗暗的流下了眼淚,並為之深深的感動。在人們的印象裏:為君主或將帥的人平易近人還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不過皇後或統帥之妻一類的角色親自為官兵們表演節目卻出忽這時代包括新軍精銳部隊裏不少人的意料了。
張海對官兵們說道:“你們放心,你們隻是為主力大軍開路的先鋒而已。西出陽關勝利之後,你們會與我還有新朝主力大軍再會的!“
張海在經過慎重的權衡與思索之後,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新朝十年遠征西域,應該有柳香外加上身邊的一些女孩兒與自己一同出行。一些弟子和內情及外情部的人也是如此。
已經過了感情用事的年紀的情況下,張海並不能把新朝的安危完全寄托在信任的身上。特別是這些年來,張海對於柳香的一係列變化不能夠百分之百的把握的情況下。如果說能夠讓張海最為信任也經曆過考驗,並且在治政業務上最為突出的人,應該是李千蘭。
可李千蘭等孩子們並沒有自己親自負責的機構和班底,也沒有太高的名分大義,這與柳香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發生變局,她們也隻能輔佐小慧蘭做為名義上的繼承人,或者輔佐父親張林親政。
這一趟萬裏遠征,顯然不會是像以前那樣在短短數月左右的時間內就能搞的定的,按最理想的看法也應該是三年左右的時間。如果有所挫折或變故,那麼五年也說不定。這麼長的時間很多事情都有可能起變化,張海覺得這一趟遠征,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傾國之征“,一些工匠也應該跟隨大軍一同出征,留給國內滿足基本統治需求的武力基礎和權力構架就應該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