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而頗有野心的阿布杜拉哈再一次沉默了,當震驚平靜下來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與過去不同的想法。
他不由的暗自歎道:這新朝,真的是可以招惹的麼?要不要把一切計劃和實情講出來以求新朝對吐魯番人的寬恕,不使部族遭受滅頂之災?不過在思考了許久之後。阿布杜哈拉終究還是不能接受現實。他漸漸覺得自己理清了頭緒:“新朝的確是一支擁有精兵和精良器械的強大軍隊,有可能不亞於當年的成吉思汗。可是像這麼威力巨大而又奇巧的全鋼裝具,怎麼可能在新朝全軍當中推廣普及?想當年那薛仁貴蘇定方時代的大唐也經常靠一千到幾千精兵在周邊的戰事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像這樣強大的武裝,那又會有幾支?至於什麼君主猜忌之類,這應該是個牽強的理由。如果新朝有一萬這樣的精強兵力,那應該也說的過去。一半在那新朝聖主手中,而且這些隊伍的家眷也在京城附近,並且帶領隊伍出征的這位將軍顯然是那張海較信任的人,那也沒什麼說不過去的。新朝的確強大,可再強大最多也不過是恢複漢唐時期的舊疆而已,全族不利的情況下可以西遷,如果能夠給這支強敵出征的隊伍一個教訓的話,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正在阿布杜拉哈有些忐忑不安的思考著要不要妥協的時候,清晨準備追擊敵軍的隊伍已經準備出發了。
以往新軍主力部隊在戰爭中大多是以步兵為主體,像樣且多餘的馬很少。不過對於先鋒旅來說,牲畜在這出征以來的日子裏雖然有所損耗,可依舊能湊出為數不小的騎兵。
劉洪濤在指揮經驗及天賦方麵已經不在如起事之處時那樣質嫩,下定決心派出了八百名左右神射手和八百名左右線膛抬炮手的所有輕型遠攻力量。兩三千名官兵配備了超過兵力數的優良中型馬匹,使得在短途追擊方麵毫不遜色。僅僅隻留下神箭隊的官兵掩護炮兵和輜重部隊。
劉洪濤相信:即便是這樣的留守力量,也是那些舊疆的勢力所絕難撼動的了。
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如今的神射手部隊和神炮手部隊在馬術上雖然不可能像草原人或者哈薩克人乃至後金與吐魯番騎兵那樣純熟,卻也不像過去的時候那樣生疏並且像民國時期的騎兵那樣連過個溝溝坎坎都成問題了。
雖然難以馬上戰鬥或者維持什麼隊形前進之類,但是駕禦馬匹並最大限度的發揮馬匹的潛力已經沒有多大問題。敵軍的殘部和預備隊似乎已經逃出了航空熱氣球大概四五十裏左右的偵察範圍,尤其是在這多山地且複雜的地形環境下,發現二三十裏外的大軍實際上就已經完全憑運氣了。不過:成千上萬人馬的撤退即便是在這無雪的寒冬也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無蹤無跡。劉洪濤親自指揮隊伍負責對逃敵的追殲,將兩三千人馬展開五六裏左右的距離在多個道路上進行搜索和包抄,最大限度的保證對殘敵馬跡的追蹤不會受到誘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