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再被動(一)(1 / 2)

阿黑麻、馬合木、阿都刺等部派遣出的先鋒營終究還是像新軍主力部隊以往的不少敵手那樣被迷惑了。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些過於偏西的對手對新軍主力部隊缺乏了解所至。

因此,在自以為穩妥的展開騎兵衝擊的時候,沒有人認為這些站起身來都不敢、手中沒有長矛、主戰隊列隻有一列的對手有什麼機會可以擋的住全軍的衝擊。特別是這支大軍的將領似乎也十分的外行,見到騎兵隊伍開始在一處集結了,也不知道做出相應的布置,要是連這樣一支庸兵庸將組成的大軍都不能擊敗,自己還有什麼臉麵?

當然,名義上負責領導各隊的阿都刺所部還是在勸說之下讓各營留下了一小部分兵力以防萬一,在情況不對的情況下可以隨時撤走。

這樣,一千五百名左右的三營聯軍隻投入了大約九百名左右的隊伍,共分為九個百人隊,並在展開衝擊之前布置並安排好了衝擊行動。

用於試探的近百名先鋒首先以斜向和側向衝鋒的辦法在打算要攻擊的陣前掠過。

為了安全,這些馬隊幾乎是以比賽一般速度的最高速度飛馳,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算不上多麼精銳的騎手們並不能展開有效的攻擊,也沒有在飛馳的馬上以火器或弓箭展開攻擊的意圖,似乎隻是想看看這打算衝擊的陣前有什麼布置沒有。

張洋所在的先鋒旅第二營一連並不在來襲之敵的試探方向上,差著差不多有半裏左右的距離,因此他始終以線膛槍從側麵瞄準著這些試探之敵,如果不是這些高速零散並且運動中的敵手很難在這個距離上被命中,初上戰場的張洋幾乎就要扣動扳機了。不過,見到周圍的人沒有開火,責任與戰場紀律意識還是讓張洋並沒有開火。

經過簡單的試探之後,又是以一隊人馬在百步之內做為衝擊的先鋒,而大隊人馬在連綿半裏左右的距離上跟進,近千名偵騎似乎越行越快並準備針對先鋒旅的大陣展開衝擊。

這時候身邊的高成卻低聲對張洋說道:“你不要瞄準那準備要展開衝擊的隊伍,自有火力去教訓那些人。看見那些一裏以外隨時準備接應或撤退的敵軍預備隊沒有?那才是我們這些不在進攻鋒線上的神炮射和神射手準備攻擊的目標,你做好準備吧!按我的估計,在你與那群目標的最近距離應該是三百五十步左右,看著風向可以調節為三百三四十步,標尺瞄準你應該沒問題吧?”

聽到這樣講,張洋就試著將線膛槍瞄向了遠處那些似乎不準備打算進攻的敵人。

古時兩軍之間對壘,一裏左右就是常見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上,精兵輕箭拋射或任何單兵弩箭都無法有效威脅。而床弩或傳統火炮一類的兵器在這個距離上雖然有一定威脅能力,守方通常也可以從容應對並把傷亡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地步。

而在這個時候,前行速度越來越快的近百名精騎已經逼近到了新軍主力陣上大概兩裏左右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