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活著負傷的人怎麼辦?”激烈的交鋒後,一名神炮隊副射手新兵低聲詢問班長道。“起不來的人就給他們個痛快吧!能夠站起來能夠走動的留下來!”南征北戰時代的過來人對此並沒有什麼內心的負擔。
自從新軍起事的時候開始,從戰俘中消化兵源就是一件很罕見的事情。因為新軍主力的軍事體係就與對手完全不同。一次又一次以少勝多的作戰中,往往出現的過多戰俘往往成為隊伍的負擔。
當然按照經驗,當戰俘總人數不超過全軍步兵人數的時候,那還是可以有效控製不成為過多負擔的,無需像當年的白起那樣搞。更重要的還在於決戰的據點距離安樂城並不算遠,這些經過戰場的嚴酷淘汰已經喪失了任何對抗勇氣的相對健康的戰俘們不會占用太多的後勤,卻可以對攻城起到多多少少的輔助作用。
就吐魯番都城以南曠野中的對決激烈展開的時候,感覺到形勢有些不對的吐魯番都城也有些不太安分起來了。
吐魯番都城座落在距離高昌故城大概八十裏遠左右的地方,原本同高昌故城是無法相提並論的。經過新朝一統全國以來這幾年的戰備,已經擴充為似乎可以同當年的高昌故城並論的都城了。
此時的吐魯番都城人口乃至商貿繁華程度都趕不上當年的高昌故城,因此擴建出來的部分不是民居也不是常見的四秒人口,而是一座又一座的堡壘還有軍事防禦設施。整個都城擴充出來的一倍有餘的麵積似乎完全是軍事需求了。
可阿都刺等人在都城防禦上下功夫戰備的時候卻不曾想過,當年為了防守的時候能減少防禦壓力而隻留四個城門,而這一點卻成為了麵對露出真正戰力的新軍主力部隊的巨大麻煩。
先鋒旅的機動兵力展開對葉爾羌增援之敵的進攻和圍殲的時候,以望遠鏡觀察著十多以外戰局的阿都刺就感覺到了形勢的不秒:這些遠道而來頗有神秘感的中原強敵恐怕是一支驚人的力量。他們敢於用這麼稀薄的兵力去挑戰阿黑麻、馬合木等人的大軍,那麼如果讓這些力量取勝,整個安樂城的吐魯番主力恐怕就有巨大的麻煩了。
阿都刺當然也發現了安樂城以外活動的少量新軍先鋒旅官兵。這些人馬總數大概隻有四五百人左右,分為八個都隊規模的小股力量。而如今的不比當年高昌故城小多少的此時的安樂城來說。怎麼看也都隻是些偵察騷擾的力量而已。這些少量遊騎隻敢停留在距離城頭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而不敢接近似乎就能說明不少事情。
幾百人馬即便是精兵,那對於城內的三萬吐魯番大軍來說按照常理也不過是麻煩而已。
有人向阿都刺提議大軍主力出擊去攻打新軍遠在城東十多裏外的“老營”,而阿都刺顯然要謹慎的多:“先出動五千人馬從西門出擊,驅逐掉這些騷擾的敵軍遊騎再說吧。”
可當安樂城的西門打開的時候,卻料想不到那些從馬上下來停留在二百步外的敵軍“遊騎”卻正對城門展開了攻擊。十七支線膛槍與十七支線膛抬炮展開了以組為單位連綿不斷、精確而有序的開火。眨眼之間就有剛剛衝出門二三十人連人帶馬一起被精確而連綿不斷的火力打翻在地。從門外到門內共五排縱深十多米的人馬死傷枕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