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楊吉兒汗還是看到了那火器隊陣後的一些隊伍的。不過那戰線同樣稀薄的軍隊也根本算不上什麼用於輪射的後陣罷了。
命令下達的時候,早有準備的三萬哈薩克騎兵開始躁動起來,並分成多路衝出了陣。
在看到對手的側後的大隊騎兵開始湧動的時候,青年旅的官兵們火力就開始稀疏下來。所有的人都按照班排長的命令立即展開一輪開火把膛內的彈藥發射出去後重新展開裝彈。
二百米的距離,傳統輕騎兵展開衝擊大概也就是不到半分鍾上下的時間,但算上敵騎出陣的時間,展開重新填裝的時間還是有的。這也是李少華對事前戰術安排的信心所在,盡管在不少人彈藥填裝即將結束的時候,敵騎可能已經衝到了七十到五十米左右的距離內。必然還會有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難以完成彈藥的填裝。
事實也的確如此,見到對麵的火力似乎在最初的猛烈之後迅速停歇下來的時候,哈薩克人的騎兵也更加興奮起來:因為不少哈薩克大軍的將領都感覺的到:對麵的準葛爾主力似乎並不太想把這些火器手當成自己人,沒有要側擊或支持的意思,反而離的更遠了些。
“趁著對方沒有完成彈藥的填裝!衝!快!”在不聽的催促之下,哈薩克騎兵的馬隊越來越快,並且一些精銳的騎兵以全速衝擊的時候似乎很有可能在彈藥完成填裝之前就逼近到青年旅第二營很近的位置上了。
騎兵衝擊中的哈薩克人在逼近到近距離的時候也不忘記以早已填裝好的火器展開壓製,就似乎像前明的騎兵那樣。
這雖然沒有給青年旅帶來太過嚴重的威脅,卻終究使一些青年旅的官兵們不得不放棄用通條將子彈壓實了。
連綿十餘裏的戰線上,終究還是有部分哈薩克精騎率先衝鋒在前同青年旅的防線展開了交鋒。
當敵騎逼近到三四十步左右距離上的時候,不論槍內的子彈壓實了沒有,戰士們迅速的向逼近過來的敵騎展開了猛烈的火力。
在開火之後,則迅速把那兩斤半左右的重手榴彈拋置出去。
近距離開火的槍銃聲還有那重手榴彈在爆炸時四散的彈片與聲光還是給在這方麵得到的訓練並不算充足的敵騎以很大的震懾。盡管有一些官兵的子彈沒有填裝好,還有一些青年旅官兵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忘記了用心去投擲重手榴彈,導致不少的重手榴彈在敵騎的前方爆炸。
但這樣不是很理想的近距離攻擊,仍然會給當麵衝擊之敵以巨大的殺傷。而當敵騎於槍炮和重手榴彈的震懾與殺傷之下陷於停滯的時候,白兵反擊就以各個連隊為單位迅速展開了。
而當第一批與敵軍接觸的連隊展開白兵反擊的時候,整個戰線上其他各連位置上也紛紛同逼近過來的敵騎展開猛烈的交鋒。
哈薩克人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將攻擊的重點還是放在了青年旅第一營與第五營兩側左右的戰線上。但這兩個營參戰的千餘名官兵在火槍近射與手榴彈攻擊之中還是將衝在前麵的近千名敵騎擊落下馬,而在白兵反突擊中也殺傷了數百名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