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步兵在諸多方麵上的改進還有事先的工事安排終究還是給遠征步兵旅帶來一絲小小的困境。能夠單兵使用的大口徑火槍打出了即便對於板甲目標也在中近距離上望之生畏的火力。
李峰及其手下當然明白如果要強行展開進攻,不是沒有突破那些炮兵已經被壓製隻留下了一些無人操作的炮壘,騎兵也早已被消滅的瑞典人單薄封鎖線。
隻是這樣做肯定會多少遭遇到一些傷亡,畢竟火力優勢再大,進攻依托戰壕展開火力的隊伍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傷亡損失的,定裝線膛炮並不能完全壓製這樣的對手。
在稍做思考後,李峰就命令將輜兵營百餘輛備用的馬車擺到了前線組成了兩排半圓型車陣展開了進攻。
這些輜重車上早就準備好了可以抵擋二十丈之外火槍彈射擊的鋼盾,就是在十丈以內,大口徑火銃雖然能打破盾牌,可是卻難以在擊穿盾牌之後再殺傷身著精鋼鎧甲的遠征步兵旅官兵。
迎著射來的數以千計的彈丸在付出了十幾人死傷的代價之後半圓車盾陣終於逼近到了距離瑞典人戰壕的一角之處。擲彈兵迅速以車盾為掩蔽展開了重手榴彈投擲和推杆雷爆破。
這種戰術對正常情況下的瑞典軍隊並不難破,炮兵的發展就讓車盾戰術在16世紀早期就退出了歐洲曆史舞台。可是在瑞典軍隊的炮兵被遠征步兵旅普及到基層的定裝線膛炮完全壓製的時候,“土坦克”戰術也就發揮了作用。
這時的瑞典軍隊也消防新軍裝備了一些擲彈,可是因為在近距離上的步兵們連冒頭都遭遇到待發槍銃的緊密壓製,很難有效的集中起人手來進行投擲。
西班牙人不但有車盾和重甲的掩護,還可以集中起經過嚴格訓練的兵力進行投擲。麵對反投擲過來的炸彈還可以有更廣闊的空間進行躲避。這些因素終於讓那看似難以被突破的“圍困塹壕”被突破了。
用這種戰術,李峰相信就算這些殘敵打算抵抗到底,也不會過讓遠征步兵旅多付出幾百人的傷亡罷了。
然而此時的李峰並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這毫無疑問會讓遠征旅的士氣受到一些影響從兒影響到之後的攻堅。
“這附近有沒有河流或者水源之地?距離這裏有多遠?”李峰忽然間向一名騎兵連的軍官問道:大概在北麵有一條小河,約千步左右距離,但是水量很小。
“夠不夠淹沒這些戰壕?”
“我想夠了!”
就這樣,遠征步兵旅動員了全旅的人手花費了大半天的時間挖了千餘步的水渠並用一些早就有所準備的皮管取水展開了對這些戰壕的“灌攻”
小溪的水量不是很大,但僅僅半個小時不少相對較低之地的壕溝內的瑞典人就不得不露出頭來。
這些人被早已準備好的西班牙人用填裝好彈藥的輕型槍銃直接在數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展開齊射火力殺傷。
而高處地方戰壕內的瑞典人則被從四麵八方雲集過來的西班牙人集中投手榴彈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