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土庫曼人(1 / 2)

在攻克撒馬爾罕城並花費了近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整補戰爭消耗並且清理草原上的殘敵之後,張海所率領的新軍主力中央集群和劉洪濤所率領的右路集群就展開了向西南方向上的開進。

張海也十分清楚:接下來的三千裏路恐怕不像雖然荒涼但屬於剛剛攻克的自己控製區內的舊疆乃至圖蘭平原富饒地帶那麼好走了。

在那些人煙並不密集的地方即便帶夠了足夠的人員給養和精飼料,為了讓馬匹在行軍的過程中獲得必要的水草補給,十四萬人的全騾馬化大軍必須分路展開前進。即便在整體上不離開太遠,也以一萬五千的暫編師或三萬人左右的加強暫編師為單位將大軍分散開來展開前進。

經過不少交鋒,即便是這種規模集結起來的隊伍,也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敵人的散兵遊勇趕去惹了。

不過為了避免像李少華的右路集群遭遇的教訓,每個暫編師負責偵察的遊騎也至少有連規模的單位,並且不會離開新軍主力部隊太遠。

新軍主力部隊有史以來的經驗表明:足夠規模的隊伍陷入敵軍的陷阱並不可怕,有胃口威脅萬人以上新軍主力的敵手是罕見的。新軍主力部隊唯一的危險是敵軍的各種不對襯的對抗手段。

曾經想起過一些事情的張海在大軍出發之就專門下發通知提醒過各部隊在之後的這上千裏路的範圍內要小心這一帶的散兵遊勇和當地部落。遇到威脅不要輕易展開追擊作戰或騎戰。

對於這一點,不少基層甚至中層的新軍軍官都感覺到奇怪:以哈薩克汗國為首的中亞諸國已經被打垮了,甚至大股的殘敵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不是被消滅了就是遠逃他地。就算有一些散兵遊勇還能給隊伍帶來什麼危險?

對這些敵軍的認識,很多官兵都認為撒馬爾罕城的布防確實有一套,敵人也開始在學習新軍主力部隊的不少作戰方式。但就基層戰鬥力來說:這一帶的敵人除了火器的質量比當年的明朝後金稍好那麼一些外,戰鬥力可不敢恭維。不然也就不會擁有這麼龐大的經濟與人口潛力,卻能被衛拉特諸部中的準葛爾一部威脅了。正規軍都是如此,那些民間的散兵遊勇又會有怎樣的水平?

可是就在大軍進入荒漠地帶不久的時候,竟然碰上了太歲頭上動土,在這麼龐大的主力部隊麵前公然挑釁的“散兵遊勇“

遊蕩在沙漠與草原邊緣地帶的土庫曼騎兵有著完全不下於蒙古人的騎術,在騎射與士氣方麵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在顛峰時期的後金軍“馬甲戰兵“之下。而且在基層戰術協同方麵甚至還強於鼎盛時期的後金常備騎兵。

這些土庫曼人能夠在飛速的把數以千計的馬隊短時間內集中到不超過方圓百步的距離內展開飛速的衝鋒,迅速攻向對手最薄弱的目標,很大程度上還比一般的馬賊更加不畏傷亡。

在這些人對新軍主力部隊外圍境界偵騎連的一次攻擊中,幾裏範圍內的土庫曼隊幾乎以賽馬般的速度在不到兩分鍾的時間內就跨越了兩裏左右的距離,衝擊到了距離偵騎連百步左右的距離內以密集箭銃殺傷了幾十匹馬和十幾名偵騎連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