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隱隱中遠方呼嘯的風聲一般的喊殺聲及由數百米到兩裏左右距離外開始蔓延過來的人海,不由的讓張海感覺到一絲憂慮。他沒有想到在敵軍大軍潰敗的情況下,竟然在這麼快的時間內就做出了反應。
如果這次舉國之力規模的“火力陷阱”不是爆發於敵軍潰敗的時候,而是在兩軍交鋒之初甚至新軍進攻之初就展開。那麼可能就會給新軍主力部隊帶來更大的危險。
當敵軍的精銳席卷過來的時候,雖然沒有在爆炸中負傷卻遭受嚴重影響的部隊就有可能繼續遭遇到不小的傷亡。
數百米外的敵軍步兵大隊至少要幾分鍾左右的時間才能衝過來,在這段時間上即便遭受爆炸影響比較嚴重甚至一些負傷的官兵也有可能恢複戰鬥力。
然而此時的波斯騎兵卻展開了完全不合乎常理的全速衝鋒,完全不顧及隊形和馬力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在爆炸後席卷過來,似乎早就有了以防萬一的打算。
就這樣,就在大部分新軍官兵被爆炸的衝擊破和破片所波及,沒有恢複過來的時候;三千多名衝在最前麵的波斯人就騎在馬上飛奔過來,不停的射出在這西域一帶並不算常用的重箭。
七八鬥左右的尋常騎弓射出的三兩左右常見的重箭利用馬匹全速充分時本身的速度加上箭速,足足提高了三四成的初速和一倍以上的威力。不少馬上投來的輕標槍也是如此。
這些正麵衝擊過來的標槍與箭支能夠威脅包括奧斯曼那些精良鎧甲在內的大部分古代防護裝具。當然:末代歐洲騎士們乃至此時的新軍主力部隊一線隊伍的防護裝具卻比這強出不少,被命中的情況下僅僅會是如同遭受重擊一般的喪失幾秒戰力而已。
張洋的運氣並不是最好,雖然沒有像一些更為倒黴的人那樣讓地雷直接在腳下爆炸帶來整個下肢的嚴重鈍傷或者被大石塊兒所砸中頭部,不過一枚裝藥似乎不止一斤的地雷讓包括高成與陳新還有張洋在內的整個近衛部隊戰鬥小組都陷入到了瀕臨眩暈和失能的境地中。
張洋感覺到整個五髒六腑似乎壓迫的呼吸係統有些喘不過氣來一樣,原本已經逐漸消失了的臨戰恐懼一下重新蔓延看來。無力而發抖的雙手再也難以有效瞄準中遠距的敵人開火了。
此時,連綿不絕的槍銃聲忽然開始響了起來,在敵軍逼近到大概百步左右距離上的時候。暫編第一師和前沿的近衛部隊反應過來的人還是運用“中近距離”自衛的待發槍銃展開了猛烈的火力向逼近過來的敵騎先鋒展開了射擊。
這些人大多是經曆過不少激烈戰鬥的軍官骨幹,有不少還參加過當年的“南征北戰“,同當年的情況相比:如今新軍主力部隊所麵臨的態勢其實要好的多。至少不是那以千把人的營群規模兵力麵臨幾萬敵軍四麵合圍時的恐怖場景了,眼前最先衝過來的這些敵騎速度雖快,可數量並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