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國王的投降不僅僅為新朝省去了幾個月的時間,還帶來了不少優良的馬匹。加上新軍主力在波蘭等地的繳獲,能夠重新湊出的比較靠譜的中型馬多達數萬之多。這些馬匹中並沒有多少按照歐洲標準比較優秀的戰馬,這樣的戰馬往往因為認主的緣故也難以有效馴服。那種歐洲標準很普通或者哪怕剛剛合格、能夠適應集體活動並且做過去勢的戰馬,對於如今的新軍主力部隊來說已經算是優良的軍馬。
因為新軍主力部隊哪怕是最為精銳的近衛部隊官兵,普遍的騎術也不怎麼樣。馬上作戰的能力不說,也就是剛剛能夠有效運用馬匹進行戰馬標準機動的水準。
不過,這些意外之財也讓張海的心重新活動了起來。如果是徒步作戰,那麼隊伍分散到幾百公裏外可能就會多少麵臨一些危險,比如遇到西班牙人集結起來的精銳部隊,可是如果讓近衛部隊的主力每個官兵配備兩匹以上的戰馬,在有足夠的條件輪換的情況下還有一些應對可能的損失風險,那麼就會獲得一支機動力不俗的隊伍。就算遇到比較壞的局麵,那也有能力全身而退了。
如今雖是東歐一帶的夏季,在中原按理來說並不是最有利於騎兵機動的季節,可是在這東歐一帶就大不一樣。因此,在古斯塔夫率領人馬重新整頓集結並展開向東南方向的行軍之後,張海也把劉洪濤等人召集起來.
“近衛精銳這些天來休整的怎麼樣兒了?輕傷的戰士大致恢複了麼?”張海詢問道。
“沒有什麼問題,除了基輔之戰的幾百名重傷員外,輕傷的戰士這一個月以來大多已無大礙了。。。”幾名軍官聽到這樣的問題重新興奮起來,高興的回答道。
“我打算派遣力量向東南方向突襲,目標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維也納。如果尋常的隊伍分兵去做這見事,一些關鍵的人和目標極有可能提前逃掉,因此我軍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展開對歐洲一些重要地區的掃蕩。在行軍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的不計損失,以閃電般的態勢掃蕩敵人。在敵人反應過來以前就征掠到足夠的人才和資源,大家以為如何?”張海也沒有諱言,直接了當的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聽到這些話劉洪濤值得這實際上是在詢問自己,沉思了片刻不無遺憾的說道:“我們過於謹慎了,當初在伊斯坦布爾的時候,就應該直接向北展開進攻。不過按照現在得到的一些消息來看,應該還來的及。神羅重地維也納和布達佩斯距離大概在千裏上下的樣子。我們以充足的馬力和最快的速度,應該還來的及。可能是覺得我們沒有分兵並且有向瑞典帝國展開進攻的緣故,敵人還沒有展開大規模的撤離。經過之前幾次奔襲的鍛煉,我覺得在馬力大大改善的情況下,千公裏的及行軍突襲戰鬥是可行的。”
張海也並沒有在怎樣猶豫:“那就這樣好了:先鋒旅部隊繼續兵分兩路,你率領五千人馬、目標維也納;王光率領三千人馬,目標布達佩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