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決戰萊茵(十三)(1 / 2)

西班牙新軍以密集的兵力在夜間展開防守的時候火力遠非一般部隊可以相提並論。盡管這些線膛炮火和臼銃火力因為明顯的聲光特性並不特別適合夜戰。但密集的銃炮所打出的輕霰彈能在三十到五十米左右的範圍內打出密集而猛烈的火力.j

“篝火防線”被瓦解之後,就算無法看清目標,在確認威脅情況下以輕霰彈展開的密集彈雨也壓製的火銃手和弓箭手難以有效的展開火力。劉洪濤也清楚:在近衛部隊先鋒營的兵力僅僅不過一千人左右的情況下如果隻與敵人在一比一或一比幾的情況下去拚消耗的情況下,那根本連短時間內牽製敵人的效果也達不到。搞清楚虛實隻後的西班牙新軍就有可能展開猛烈的反撲。因此,劉洪濤傳令隊伍在打開篝火防線的突破口後暫時不要展開消耗戰,而是展開臨時的土工作業,僅僅隻以防禦性的火力牽製敵軍。

在黑夜裏,因為不清楚新朝遠征部隊的先鋒們是不是在誘敵,因此西班牙新軍主力部隊也沒有選擇立即展開反擊。而就在這數分鍾的時間內,神箭隊的官兵就以最快的速度挖好了敵前掩體,並且針對西班牙新軍的“彈幕防禦”做好了事前就準備好的準備。

基輔之戰後,劉洪濤等新朝近衛部隊官兵也開始廣泛討論怎樣應對這樣一支新的強敵,結論有很多,但是在劉洪濤看來比較關鍵的大致有兩條。一是避免遠征美洲之戰時那種在白天與大股強敵展開火器對射,二是要注意夜間作戰敵軍有可能采用的應對手段。經過對抗性推演,一些新戰法也被設想出來並開始在近衛部隊神箭隊官兵和火器部隊中推廣。

首先是依托臨時掩體展開火力,最大限度的避免暴露和傷亡。並且還利用了不少能夠防備輕型彈丸的麵罩與護手。這些麵罩與護手在防備正規火器彈丸的襲擊方麵是沒有多少用處的。但敵軍可能在夜戰近戰中以早已準備好的輕霰彈銃頗襖展開還擊的方式很早也被新軍主力部隊所設想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神箭隊的官兵將在配合下展開戰鬥,一人負責支撐塗了黑色顏料並開有射口的輕鋼盾負責掩護,並且還負責估距。神箭隊官兵將對暴露出來的強敵在臨時工事內展開一定程度上的拋射,在四五十米左右的距離上精確打擊敵人。

就算在四五十米左右的距離,展開箭道比較彎曲的拋射針對一般火力點目標,大多數戰士們的精度都會在很大程度上下滑。但是在戰鬥效率方麵多少也有所設想和研究。以神箭隊官兵的射術,在平均每個人攜帶有三支特製的定格箭筒累計九十支箭的情況下,就算是十來支箭隻能有一隻箭起到有效的殺傷作用那也變的相當值了。而要使火力密度達到能把近衛部隊壓製到這種情況下的局麵,那麼敵人在前沿的兵力安排就一定不會太低。

張洋在內的近衛部隊銃炮手也想到了不少的辦法,首先是在夜戰中盡可能小的減少裝藥量。把初速每秒三四百米上下的彈丸變成諸如手臼銃一般投石索和超輕臼銃那種五十米每秒速度的彈丸,裝藥需求降低為原來的幾十分之一。這樣的彈丸打出去就必須以一定的角度向上抬銃口。在這種情況下,給銃口安裝上長長的類似竹槍一般的斜口延伸,既可以做為必要時的近戰武器,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夜間開火時的光芒。使得銃炮在發射的時候最多隻有手臼銃級別大小的聲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