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濤所率領的船隊在西歐海岸的航行中最初的時候因為水手們的一些問題前進的速度並不快,如果不是在人員表現上的自信,劉洪濤是不敢率領隊伍繼續向西南方向航行去尋求與那可能的強敵進行決戰的。沒有人能夠想象,在水手都不可靠的情況下進行海戰是一種什麼樣兒的場景。
不過向西南方向的航行大概持續了一周左右之後,那些被俘的西歐聯軍水手們的消極對抗漸漸少了不少。就是一些有反抗之心的人們也明白:與其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逃亡或送死,還不如在可能到來的決戰和海戰中趁這些強敵不備發揮巨大的作用。
海上的速度畢竟還是比陸上行軍強多了了,在激烈的海上大戰之後經過二十天左右的航行,隊伍終於在瀕臨新朝十年十月的時候來到了裏斯本附近的海域,也的確見到了規模並不算小的船隊。
起初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的官兵們全都做好了與強敵血戰到底的準備,可是當距離漸漸的逼近,能夠用望遠鏡比較清晰的看清這些“敵船”的種類之類,不少的人都大失所望。裏斯本及其附近地區的船隻雖然也有幾百艘左右的規模,但都是巡航艦一級的小船,船上甚至還沒有足夠的炮窗,似乎就連那種改造過的武裝商船都不是,在更遠的岸上,除了尋常的西班牙士兵之外似乎還有很多看起來並不算貧困身著各種異域衣裝的人們在等待著上船。
大海之上的確不比陸地,在氣象良好的情況下雙方往往在二三十裏左右的距離上就能清楚的發現對手,想要突襲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就是一些海盜船也不得不在輕載的情況下擁有高素質的水手才能在連續幾天的漫長追逐中攔截到載滿貨物的商船。可是對如今劉洪濤所率領的這支船隊的狀態來說。如果遠處的這些帆船群打算逃跑,那麼水手都不可靠也沒有人力螺旋槳加成的大船們追上並圍堵住那些人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不過,讓劉洪濤感覺到一絲希望的是在新軍主力部隊船隊逐漸靠攏的時候,遠處的那些民船與商船似乎沒有逃跑與驚慌失措的跡象。至於原因,不用想的太多也能大致猜測到一二:新朝遠征部隊雖然在歐陸上讓人聞風喪膽,但是卻沒有艦隊伴隨遠征的消息。一支陸上的強軍不論擁有多大的本事似乎都不可能繳獲到這麼多海軍乃至遠洋大船。
雖然通過望遠鏡很多人都在較遠的距離上發現了這五十多艘大船的附近有不少的小船,不過卻根本沒有多少人懷疑這是陸上那些東方強敵的船隻。在這些船隊逼近到大概十多裏,用肉眼都能看清一些狀況的時候甚至還有不少岸上的人歡欣鼓舞起來。似乎是像為了自己一方的海軍取得了勝利而慶祝似的。
而那些風帆之上操船的水手們顯然多了不少緊張和焦慮。
在這種情況下,劉洪濤迅速讓大多數不必要的水手們下了帆,並換上了繳獲到的西班牙一般水手和艦載官兵的裝束站在船舷附近,而新軍主力部隊的官兵則盡可能的以各種角度側第和半對著敵人的方向,並沒有像綁匪一樣藏在什麼地方。因為在過去實戰對抗演習的時候劉洪濤等人就明白,要是那樣做,那麼本就很難保證老實配合的人隻要一鬧,就有可能壞事兒。而在自己的看押人員光明正大的情況下,就算有人看到了船上的衝突,也不一定會懷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