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戰的俄軍將領看從側麵看到了衝擊方向上接戰的一幕,心中才大定下來。
“看起來,這些剛剛到來的東方之敵的確不像幾個月前的那些難以對抗的強敵一樣。”
“這當然了,東方的那個國家是個大國。但即便是大國也是有限度的。怎麼可能擁有幾十萬像幾個月前那樣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的大軍?真有那樣的力量,我不相信這樣的軍隊不會分裂掉。。。”
“趕緊準備進攻吧!這次可說好了!一些東西讓手下人先別急著動,戰後再按之前的規矩分。。。”
前來的俄軍實際上也是以幾股地方貴族勢力為守的聯軍,並沒有宰執型的統領,但即便如此在哥薩克人的這場試探性進攻之後人們也都知道這新來之敵的強點和弱點在什麼地方了:他們擁有的炮火實力比過去那些強敵弱,但弱不了太多。而近戰中的火力與實力就差的遠了。因此,無需專門的下達命令,各部在準備展開進攻的時候都把戰線拉的更廣了,幾乎從四麵八方進行圍攏準備展開最後的攻擊。
在兵力的安排上,也並沒有把全軍的主力壓上,而是分成幾個波次展開漫長的縱深,目的是盡可能小的減少那些犀利的炮火可能帶來的危害。
付出了百餘死傷才打退敵手試探性進攻的不少少年義勇營的官兵們這時候沒有新軍主力部隊在惡戰之中也常有的坦然,而是陷入了迷茫與最初的恐懼之中。炮兵們沒有受到直接的威脅,但壓力也不小。見到遠處敵軍似乎開始準備行動之後,炮隊裏的一些少年戰士似乎有些按耐不住起來。
負責指揮701營群也是羅斯托夫一帶據點負責人的前新軍軍官隻得表現出平時不曾有過的強勢一麵當場處決了幾個完全失去控製的少年才讓這些官兵們能夠有了清醒的意識並按照自己的命令來行事。
“各隊兩路橫隊集中!聽明白了沒有?”701營群的軍官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親自來到各處下達著命令,才讓這些有過一定對列基礎的官兵們用不算長但也不算短的時間完成了相對集中,並集中在方圓六七十步左右的中心區域範圍內,同重新展開不斷射擊的炮兵在一個位置上。
按照戚繼光那時代的傳統軍陣原則,要組成具有基本抵抗力的近戰牆,即便是類似空心方陣一類的東西至少也得五排才行,如果加上投射兵器恐怕要更多。僅僅隻有兩排左右的近戰兵是根本夠不成強有力的防線的,而如今的勝負也隻能指望這些年輕的官兵們心中能真正有新軍主力部隊的榮耀,不會在麵臨這些強敵的情況下瓦解了。
當三個營群隻有一千七百多名堪戰力量的隊伍在方圓六七十步左右的範圍內組成相對比較密集的人牆的時候,因為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貼近,才稍稍隊伍更為安慰了一些,而在這個時候,敵軍已經逼近到距離外圍方向不過一裏左右的地方了。如果不是俄軍打算從各個方向上同時展開進攻,通過擴大進攻寬度的方式減少炮火帶來的殺傷,可能更早一些的時候羅斯托夫郊外的新軍少年官兵們就會陷入惡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