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掃蕩俄國(1 / 2)

第三暫編師的先頭部隊通過黑海水路趕到羅斯托夫一帶之後,整個第三師外加不少工匠營主力增援過來雖然相距了至少半個月的時間,不過也不算拖的太久。畢竟在征服了從中亞到西亞遼闊的大地後,維持幾萬人快速機動的馬匹所需並不是問題。在敵情威脅並不嚴重的情況下趕路,即便是馬術並不算精通的初學者也可以用不俗的速度趕路。

不過:伊斯法罕城距離羅斯托夫畢竟不是水路可以直接抵達的,輜重和炮兵的抵達比先頭部隊晚了足有一個月之久。

在整個第三暫編師及其加強力量雲集過來,又完成了對各少年義勇軍重新的整訓特別是連以上軍事主官的軍事補訓的時候,已經是最為寒冷的隆冬季節了。不過因為準備的充分,王新盟並不認為這樣就不能對整個俄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攻勢了。恰恰是因為寒冷的冬天,人員才大多數隻能躲避在據點,更缺少植備的偽裝,對於清剿和真正控製這樣的地方也有有利的一麵。當年對草原的征討能夠達成前所未有的效果,固然有新軍主力部隊戰鬥力量變帶來質變的因素,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即便是那些遊牧民族活動的區域也會受到局限也是重要原因。

在完成了新的加強與整頓之後,王新盟並沒有為了保守起見讓各個隊伍再次集中起來前進,而是依然如同少年義勇部隊剛剛抵達南俄那樣以加強的營級單位展開行動,殘餘的俄軍或許依舊有能力吃掉營規模的少年義勇部隊,不過恐怕也要集中其殘餘的主力才有可能。這樣做的很可能的結果卻是帶來再一次殲滅性的打擊。

兵力增加到八萬人左右規模的對俄治安戰兵力以營戰鬥群為基礎形成七十多個營戰鬥隊和一個主力旅群,在寒冷的隆冬季節於兩千餘裏的戰線上像當年清理蒙古漠北集團那樣展開了嚴密的掃蕩。

這時的俄國不是日後那個全歐洲擁有最多人口的國家,而僅僅是一個人口不到千萬,還不及波蘭或奧斯曼核心人口多的中等國家,且以農耕為非遊牧為主。出動七八萬規模的力量進行掃蕩,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體現出了王新盟的戰略決心:那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的控製這個開始逐步恢複並走向新興的國家。

而在這七八人的掃蕩兵力之後,還有至少四萬人以上的少年義勇部隊用於對掃蕩之地的真正控製。

近代殖民戰爭中,亞洲貧困地區的基層控製並不好進行。其一是很多亞洲貧困地區的地形複雜,交通通道有限。但這卻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耕地和農業資源並不怎樣富餘。搞“戰略村”或者“集存並屯”就會麵臨經濟上的巨大透支。

而人口僅有後世十分之一的俄國顯然不是這種情況下,整個地區擁有充足的農業潛力和耕地把大量的人口集中起來。更別說在這個時代,很多納粹時代可以看做是戰爭罪行的行為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