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朝新貴(二)(1 / 2)

夏通見到張海的麵色有些猶豫也有些憂慮,不過在思索片刻後還是決定坦言一些事情,他也知道新軍之內的人並不欣賞什麼“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那套。我們夏家的人丁還不夠興旺,比不了那一些小說中描繪的皇親貴胄,可是我卻敢說:至少在這吃的方麵,包括我們夏家在內大多數府一級行業內的富戶,自己及親人乃至仆從在吃的方麵都已經並不遜色於那些貴胄多少了。過去的廚子,都是單憑經驗傳授經驗。因為這方麵的人才有限,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真正能夠有水平的人才也很少見。這才使得一些名貴菜肴成本不菲。此外各個環節上的上下其手也加大了開銷。而在新朝: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專門的培訓下廚藝已經不下去過去那些老師傅太多了。而且定量分析與學習紀錄的方法同樣影響到吃這一行。很多定量工具的使用也大大簡化了對經驗技術藝的要求,漁獵養殖等方麵的經驗多了,能力高了,成本也就降下來了。如今我們夏家蘇廣兩地一年十萬兩銀子的開銷我敢說:除了住的地方多少受限外,從吃到用再到行,完全要在那一般的皇親貴胄之上了。。。”

夏通又說道:“我見那南京有的刊物最今就說過:過去的時候民間尚儉,天下很多人都吃不飽。所以富人和官家多吃一分就叫做‘民脂民膏’,現如今的新朝就是一些大山裏的人,頓頓有肉不好說,日日飲酒卻是沒有問題的。我們要是消費少了,那會導致更多的人無所事從示,整個工商業和稅收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新朝,節儉起家已經並不是必須敬重的規矩了。。。”

這些說法張海以前就聽到過,可是如今依然有些懷疑。新朝的富裕真是到了如此的程度了嗎?至少如今的新朝就算是一些繁華地帶,鄉村之人還是遠遠多過城鎮之人的吧?隻憑知識帶來的經驗和感覺,張海就覺得沒有那麼簡單。如果一個社會真的能夠承擔這種代價,那就意味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城鎮化了。可新朝的經濟與民生雖然比舊時好了很多,但還是遠遠沒有達到那種城鎮化的水平。

想到這裏,張海也有了去廣州城內“下九流”那裏地方去看一看逛一逛的打算。

就這樣,飯桌上的話題也逐漸轉移到廣州的社會民生等種種方麵。

“廣州城現在的治安怎麼樣?”張海隨意的詢問道。

夏通身為江海書社兄弟幾人的東家之一,自然知道新朝中人的一些語言習慣與思維方式,自身對一些事情也多少有些認識,說道:“廣州城的治安那當然沒的說,如今的新朝已經大大不同於以往。吃不上飯的破產戶沒有那麼多了。再加上財政的改善讓市鎮的管理有了足夠的本錢,舊時代一些無奈之下的頑疾在這數年的時間裏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除非是外來的人太過招搖,或者管一些閑事,否則就是在那夜晚宵禁的時候走夜路也沒有多少麻煩的。不過城外有些地方,如一些名勝附近的山裏,那自然還是少去。還有一些管道附近。新朝不禁工商,錢財用處更甚於舊時,挺而走險的人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