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火之決戰(一)(1 / 2)

十六七石規格大概折合兩千磅左右的鋼製強弩是文藝複興時代的歐洲單兵可以有效使用的最強鋼弩,然而在工藝技術能力強的多的新朝,卻可以成為以萬計裝備的普遍裝備了。六兩重的鋼皮重箭在這樣強的動力之下幾乎可以達到弓弩類兵器接近上限一般的初速,穿透力雖然還不像重型線膛抬槍那麼恐怖,可一樣能夠打穿不少並不算有多厚的樹木。那些躲避在灌木叢乃至一些土壟後的敵人也在也不能有效的將地理做為憑借了。至於敵人的盾牌,在這樣威力巨大的重箭之下幾乎形同紙糊一般。

如同床弩一般甚至比很多床弩穿透力更強的絞盤鋼弩在精度和射速方麵都有嚴重局限,可是用來對付那些在森林裏進行襲擾的對手卻再合適不過了。

麵對防護完善的新軍主力部隊,那些印第安精銳弓手以很快的速度進行精度放箭,專門針對膝蓋、麵部等薄弱部位也往往不能對大軍構成有效的威脅,卻總是讓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中,同時招開數支以上強弩的攢射。

有些時候,富有作戰經驗的印第安人甚至將幾百人規模的勇士集結起來進行襲擊,卻遭到了後膛火槍散彈的猛烈開火。就算在局部擁有兵力優勢,戰局也往往是一邊倒的結果。

新增援過來的新軍力量超過過去那些一般對手,金色眼鏡蛇聯盟內的很多人都是有所準備的。按不少人的想法:那些遠來的強敵再強,也不過是比自己十裏甚至幾十裏挑一的精銳勇士略強一些罷了。在地形有利的情況下雙方的損失比也不會有多大。

可是當大多數攻擊手段麵對那些擁有精良完善防護的對手幾乎失效的時候,才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負責指揮中央位置上精銳討伐隊的張洋見到討伐隊官兵仍然擁有以前那種不見敵軍並有把握命中不開火的習慣,就對官兵們說道:“不要擔心誤傷,我們各隊都有自己的聯絡方式。隻要有人發現那些草木有可疑的晃動,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可以進行預防性的開火,明白了沒有?”

“不會彈藥不夠吧?”

“我們留有必要的彈藥做為保底就夠了。”張洋解釋道。

做為身份並不算低的前英勇勳章獲得者,張洋了解的情況要更多一些。如今新軍主力部隊不再是西征之後那些兵力像大海一樣的對手,而是總兵力規模並不見的比圍剿部隊多多少的殘敵。就算五十乃至一百發重型箭彈才能殺傷一人,那也是完全劃算的。

在這樣的策略之下,森林中不少的野獸也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了重型箭彈下的亡魂。這樣一來也帶來一些之前想象不到的結果:兵力比較稀疏的情況下,圍剿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成為了一種“圍獵”,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改善了部隊的給養狀態。

上千名勇士進行試探性作戰在第一個白天就遭遇到了超過上百人的損失是金色眼鏡蛇部落聯盟內的各部都沒有想象到的。尤其是這種規模的損失竟然沒有帶來哪怕一件繳獲來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