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明正典刑(一)(1 / 2)

“君明臣賢的政治是所有人胡理想,我也認同君主政治或許是更適合國情的理想政治,可是這些必須需要的前提條件不僅僅是君主機製的完善,還必須需要民眾有一定深刻而成熟的覺悟。很長時間以來,我在教化百姓和改造社會方麵做的工作太多,是的很多人甚至相比前朝更加不知道當麵臨一個君主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時候應該如何作為了。這其實是夥相比後代的不成器更為擔心的。一個心術不正的君主在一個民智已開並擁有成熟社會觀念的社會也有很大可能成為明君。而在一個民眾沒有足夠的社會認識更沒有足夠權益意識的社會,一個優秀而有能力的君王就算在一開始的時候能夠有所成就,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步喪失了動力。所以我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能讓這剛剛萌芽起來的維護階層利益訴求的舉動被威懾或扼殺在萌芽之中。”張海認真而鄭重的說道。

如果是許多年以前的柳香或許還會有很多個人的牽絆與顧慮,可這個時候的柳香通過與張海更長時間的真心相處之後已經更加明白自己的丈夫同一切君王的不同,乃至最大的理想與人生追求究竟是什麼。

為了讓張海更沒有顧慮,柳香沒有從太大的地方來附和,隻是說道:“天兒的事情或許我們也有一定的責任,但歸根結底,人生的道路都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天兒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也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不會有什麼疑義或阻撓的,相信夥同的父母也不會有。哦,海兒也無需過度為我擔憂。去年的時候張洋不還是從東洲大陸有過來信麼?天兒在新大陸已經成家立業並擁有了兩個兒子三個女兒。我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太大的打擊的。。。”

就這樣,張海做出了最後的決斷。不過在進行具體問題的處理的時候還是頗花費了不少心思。因為如果自己的指示過於明顯,幹涉的手段過重,那等於還是在為民眾做保姆。如果以後遇到並不像自己一樣擁有真正理想的君主那些人還會擁有足夠的勇氣來爭取自身的利益嗎?

最終,在命令包括外事局與內情部的人盡全力追查此事並逮捕張天歸案的同時,還以秘密的手段暗中鼓動廣州以外其他一些地方的工人與學生進行擴大規模的活動。新華周報對這樣的事情雖然不做明確的表態隻做不帶立場的論述,可是學院係統的一些中央邊緣範疇的報紙刊物卻做了譴責為所欲為的廣州暴行,新朝也必將對此事嚴懲的表態。

在這樣的安排之下,在壓抑中沉默了不少時候的事件終於重新的擴大開來。按照張海的安排,不少地方的團體還有意打出了天帝的招牌,暗示如果不在這樣的事情上秉公處理,新朝聖主就有可能不是真的新朝聖主。

而這更是在不少的地方引起了軒然大波。

此時讓張海最為顧慮的事情反而是張天很有可能逃之夭夭,或者因為種種原因即便被找到,基層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與顧慮也不能真正的將其繩之以法,而是會以種種替身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