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微博似乎有逐漸取代QQ等在線聊天軟件的趨勢,這可能駭人聽聞,但是如果你真正體驗了微博的魅力,你很可能會認同這種說法。微博是繼在線聊天軟件後的又一個在線聊天形式,你可以分享你正在幹什麼、正在想什麼的一句話為博客內容。這種超簡單的應用,現在已經升級為朋友之間互動交流、分享信息的平台。
國外有著名的微博Twitter,而國內則有以新浪微博為首的、飯否、嘰歪、騰訊微博、嘀咕、百度說吧等。現在有很多人把每天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分配到微博的瀏覽及信息的分享上麵。大到企業公告的發布,小到個人早晨起來的一句早安,可以在正襟危坐的會議現場,也可以在被窩裏的手機客戶端上。
艾瑞研究發現,在SNS類網站中,微博服務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占比從2010年3月的1.5%上升到2010年11月的10.0%,實際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從760萬小時上升至7700萬小時,增長超10倍。社交網站月度有效瀏覽時間占比從74.1%下降到62.2%,而社區網站從23.2%上升到26.2%。由此可見,微博在社會化網絡中的競爭力還會持續增強。
相對於其他的SNS應用,微博的特性還是相當明顯的。由於微博目前支持圖片及視頻的嵌入,因此在表現形式上差異最大的基本就是文字的長度了。限定字數(新浪、騰訊微博140字,網易微博163字等)的文本內容決定了表達一個思想的完整程度,這在形式上也是與傳統的微博存在的最根本的區別。
但是也正是這種字數限製的原因,微博最大的特點就體現出來了:一個就是微博的即時性,隨時寫出,隨時就可以分享;另外一個就是瑣碎現象,也是很多人質疑的微博到底有沒有表達深刻思想的能力。
這個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傳統的博客上,我們寫上一篇幾百字、上千字的文章可能要十幾分鍾、半小時,並不是隨處都可以拿出這麼一段時間寫一篇文章分享出來的,因此在即時性、交互性上可能沒有那麼方便。我們以前經常說靈感一閃而過,如果沒有紙筆記錄,很可能就此錯過了。微博的出現正是彌補這種遺憾的,當你偶爾想到一句什麼,但是並不想或者暫時沒有時間長篇大論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在微博上記錄一下。
但是畢竟是140字的文字,除掉標點符號剩下的內容到底適合表達怎樣的思想是值得考慮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人在微博上創造一種稱之為“微小說”的東西,這是相對於幾年前紙質媒體中流行的“小小說”的又一次跨越。我們當然不應該固守文字的形式,也相信這種微博小說可能表達出的深刻思想。但是我們更願意相信,更多的東西確實是必須要長篇大論才能解釋清楚的,而微博的表現形式及網絡關係恰恰不適合這些。
閱讀的快感往往體現在作者對於某件事情的深刻剖析,然後伴之以酣暢淋漓的批判針砭或者熱情洋溢的歌頌,在作者營造的特定的氛圍裏達到思維深度或者感情的一次升華。如果作者能在140個文字中表達清楚中心思想,或許還能引起一些共鳴,但是如果分成很多個段落發出,那麼結果很可能是你麵向的讀者根本看不到你的跟進章節。
微博是一個社會化網絡的代表性應用,因此處在一個社會化的網絡中,考慮用戶的感受、處境、狀態毫無疑問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畢竟很少有人作為你的粉絲,然後就非你不看,他也會關注很多其他的人,他的微博平台也注定不會成為你個人的展示平台。不客氣地說,長篇大論的連載表現在粉絲微博上的不連貫很可能讓他們不僅不能理解你的思想,還會將其當成垃圾信息來看待。
李開複在新浪微博上分享了一個自己的思考,雖然很簡單,但是足見他考慮問題的人性化。大致意思就是說,雖然微博字數有140字,但是一定不要寫滿140字,因為如果用戶轉載的話,“@××××”占用的字符就會讓你原來的信息顯示不完全。因此,在微博上用來表達思想的文字長度,絕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微博的種種特點之上,盡管微博平台上的贏利模式還沒有成熟的參照,但是我們可以否定一些不太可能實現的營銷方式。比如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在140字的微博內容中長篇大論宣傳企業文化、詳細介紹某次活動細節都不太合適。因此,目前的企業或者營銷者在宣傳中著重突出的是企業的理念、願景,以及對某個事件的評價,當然最直接的就是促銷活動,簡單明白、可參與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