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著名作家曾經感言道:“床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在我們晚上上床睡覺之前,隻要想到沒有完成的工作,就覺得時間還早,不該睡覺。但是,我們早上同樣不願意早起床。我們每天都下決心第二天早上一定要早起,但是,我們仍舊懶床。”
可是,許多傑出人物都習慣早起。阿爾弗烈德大帝在拂曉前起床;哥倫布在清晨的幾小時計劃尋找新大陸的航線;拿破侖在清晨考慮最重要的戰略部署;彼得大帝總是天一亮就起床,他說:“我要使自己的生命盡可能地延長,所以就要盡可能地縮短睡覺的時間”詩人布賴思特五點鍾起床;曆史學家班克羅夫特天亮起床。我們熟知的很多重要作家都習慣早起。古代和現代的許多天文學家也都習慣早起。另外,有早起習慣的還有克萊、卡爾霍恩、華盛頓、韋伯斯特、傑斐遜等政界要人。
瓦爾特·司各特取得眾多成就的秘訣就是守時。他曾經說過,他早上五點起床,到早餐時,他已完成了一天當中最重要的工作。一位渴望獲得輝煌成就的年輕人寫信向他求教,他在回信中寫道:“一定要警惕那種使你不能按時完成工作的習慣,也就是拖延懶惰的習慣。要做工作就立即去做,完成工作後再去消遣,千萬不要在完成工作之前先去娛樂。”
丹尼爾·韋伯斯特經常在早餐前寫20到30封回信。
早起的習慣是所有生活習慣中最有價值的好習慣。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天睡眠7個小時已不少了,8個小時就足夠了。如果這個人身體健康,那麼他在床上躺8個小時後,就應立即起床,穿戴整齊,投入一天的工作了。
美國聯邦主義的倡導者漢密爾頓曾經說:“上帝在造人時就給人規定了一定的工作量,同時還賦予了人支配時間的能力。這樣,如果他們準時開始工作,並且一直勤懇努力,持之以恒,那麼最終時間剛好與工作量一致。但是,我的一些朋友卻遭遇了一種特別的不幸,他們的一部分時間無緣無故地丟失了。他們不知道,時間是怎麼丟失的,但是他們十分清楚地知道時間的確少了。正如本來有兩條線段,但其中一條比另一條短了一英寸。工作和時間是相匹配的,但是時間總是比工作少了10分鍾。他們到達港口時正好看到輪船起航;他們趕到火車站時火車剛剛開走;他們去郵局寄信時郵局的大門剛剛關閉。他們沒有瀆職,也沒有違反承諾,但是做任何事情都剛好晚那麼幾分鍾,也正是因為錯過這短短幾分鍾,他們竟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