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不滿是進取的動力(1 / 1)

人並非生來就有某些惡習和不良習慣,而是後天慢慢形成的。通常,有些習慣雖然不好,但也無礙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個會產生直接的衝突和嚴重的危害,而有些習慣則是我們取得成功的大敵,對於那些阻礙我們成功的惡習,我們應努力改正,並堅決摒棄,否則,它將影響我們一生的幸福。

在這個世上,有許多人都陷進了自己不期望的人生境況裏,動彈不得。這些人不滿意自己的職業,不欣賞同事的態度,甚至對現在的經濟狀況、居住環境及社會地位都感到不滿。

這些他們感到不滿的事物並非應該受到非難,問題在於他們錯誤的處事態度,而不是他們所厭惡的環境。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得他們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凡事都感到厭惡的狀態中。

我們並非指責對現狀不滿是不對的,相反地我們認為不滿現狀事實上極為必要。

要澄清的是,利用對環境的不滿足而拒絕一切,和真正的對現狀不滿完全是兩回事。不論環境如何,在我們的生命裏,均具有牽動現在環境的力量。如果你拒絕了“從現在位置努力”的行動,無異就表示和力量接觸的唯一泉源已被你切斷。

回過頭來說,對現狀不滿,而將希望寄托在明日的態度,是自我成長過程中的必要條件。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如果在我們所身處的現狀裏無法成功,那麼則任何環境我們也都永遠不會成功。因為,沒有今天,何來明日。“你說的我都了解,但是要如何做呢?”對現狀感到不滿的你可能會如此反問。

不論你是否願意,隻要一天的時間,就在你原有的現狀裏試著全力以赴,相信改變環境的力量便會油然產生。

沒有敢想善思的習慣,隻能麵對現實環境哀歎不滿卻動彈不得,勇於變化立即行動,才能打破現狀改變環境。

還有一位上班族,他每個月的收支都呈赤字,隻有靠著年終獎金才能勉強平衡。他的太太牢騷不斷,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成就的人,故而總是悶悶不樂。有一次,他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個深具啟發性的思想方式——任何事情,隻要你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會做成。就在他為這句深富啟發性的話左思右想之際,不知不覺間,已經變得能用新觀點來重新思考自己了。

他反問自己:“別人住得比我好,混得又不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仔細思考後,他發現了兩個可以增加收入的方法:一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另一是抽空幹些副業以增加收入。他最後決心兩方麵同時進行做做看。

當他重新開始奮發努力地投入後,效果馬上呈現在眼前,他的心血得到了相應的回報。也得到了相當多的收入。

如此一來,以前每個月要為家庭赤字而焦頭爛額的這位上班族,終於有了固定金額的家庭儲蓄了。

斯通充當美國國際銷售執行委員會的7個執行委員之一時,曾作為該會的代表走訪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在一個星期二,斯通給澳大利亞東南部墨爾本市的一些商業工作人員作了一次勵誌性的談話。到下星期四的晚上,斯通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家出售金屬櫃的公司的經理意斯特打來的。

意斯特很激動地說:“發生了一件令人吃驚的事!你會同我現在一樣感到振奮的!”

“把這件事告訴我吧!發生了什麼事?”

“一件驚人的事!你在上星期二的談話中推薦了十本勵誌書。我買了《思考致富》,在當天晚上就讀了幾個小時。第二天早晨我又繼續讀它,於是我在一張紙上寫道:

“‘我的主要的確定目標是把今年的銷售額翻一番。’令人吃驚的是,我竟在48小時之內達到了這個目標。”

“你是怎樣達到這個目標的?”斯通問意斯特,“你怎樣把你的收入翻一番的呢?”意斯特笑道:“你在談話中講到你的推銷員亞蘭在同一個街區兜售保險單失敗而又成功的故事。我記得你說過: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但是亞蘭做到了。我相信你的話。我也作了準備。”

“我記住了你給我們的自我發動警句:立刻行動!我就去看我的卡片記錄,分析了十筆死賬。我準備提前兌現這些賬,這在先前可能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我重複了‘立即行動!’這句話達好幾次,並用積極的心態去訪問這十個賬戶。結果作了筆大買賣。發揚積極心態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是很驚人的——真正的驚人!”我們的目的與這個特殊的故事有關,你也讀了關於亞蘭的故事,但是你可能並沒有把這個原則應用到你自己的經曆中。意斯特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你也能做到。你能應用本書中所讀到的每個故事中的原則。

然而,現在我們要你學會“立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