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企業改革初探
出類拔萃
作者:張立霞
摘 要: 國有糧食企業部門麵臨改革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如何迎接挑戰,使企業在改革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本文從強化財務管理製度,提高經濟效益,企業管理和機構改革等方麵對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糧食企業 逐企審計製 改革
當前,國有糧食企業部門麵臨改革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如何迎接挑戰,使企業在改革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筆者思考如下。
一、從強化財務管理製度入手,審計和財政共同把好資金的使用關。
(一)實行逐企審計製。
目前,在審計中發現糧食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的不規範行為占有很大比重,對此,必須實行逐企審計製,這是真實反映企業盈虧損益、糾正和防止違紀問題發生的一項重要保證措施。其做法是:按月由糧庫、糧油加工廠等基層企業財會人員將企業當月發生的經濟業務往來憑證、單據等送至縣糧食主管部門,由糧食主管部門的財會股、審計股和財政局的糧財股聯合進行審計,在可能的情況下縣(市)審計機關參加審計。按照有關財務會計製度和政策法規逐企業逐筆經濟業務進行認真審核。凡違反有關製度規定的,一律剔除,不準入賬。原始單據和憑證經聯合審計簽字後,企業方可據以登記賬簿。財政重點審查企業執行有關財經製度、政策法規情況,糧食主管部門重點審查企業登記賬簿是否符合有關商品流通企業會計製度,盈虧是否真實,審計機關進行全麵監督,通過聯合審計,既嚴明了核算紀律,又找出了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據此提出了改進意見。逐企審計製的主要內容是:1.審核企業資金運用是否合理合法,有無擠占挪用、亂提亂增問題。2.審核外來原始憑證的合法性、真實性。3.審核成本結轉的正確性,庫存均價是否合理,有無高轉低轉成本現象。4.審核費用分攤是否合理,有無互相擠占問題。5.審核企業各項費用的計提、開支是否符合製度規定,是否存在擴大成本費用開支範圍,亂擠亂攤成本費用現象。6.審核企業各項稅金的計算、繳納情況,有無少計、多計、漏計、遲繳現象。7.審核企業盈虧的真實性,財務收支是否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支全列,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是否按製度攤銷,是否存在係統內、外往來中隱瞞收入、虛列支出等問題。
(二)完善內部監控管理機製,做到防患於未然。
財政部門、糧食主管部門要相應建立財務管理製度,作為內部審計的重要內容納入逐企審計的範疇,一並審核。一是建立基本建設審批製。針對過去一些企業亂拉資金、盲目上項目、擴大基層規模、形成企業潛虧掛賬的問題,嚴格規定基本建設必須逐級審批。一般項目由財糧兩局共同審批,大中型項目由政府審批。二是建立糧油經營計劃製。在糧食收購時,全縣(市)統一製定最高限價,防止各企業競相抬價,造成市場扭曲;在糧食銷售時,製定最低限價,防止壓價傾銷,並及時進行價格審計,以防利益流失。三是針對物資采購中吃回扣、送紅包等現象,對糧食係統保糧資材、建築材料和生產、生活用煤實行四統一,即統一計劃、統一審批、統一采購、統一結算。財糧兩局據此進行審核,禁止各基層糧庫、糧油加工企業等單位擅自采購資材。縣(市)糧食局成立物資采購領導小組,對企業所需物資實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既可保證所需材、物、料的質量,又可節約采購費用。四是實行一支筆批錢製度。費用支出2千元以下由企業負責人審批,2千至5千元由糧食局審批,5千元以上由財糧兩局共同審批,固定資產投資一律由財糧兩局共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