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一次的太平軍很快就被剿滅了。”袁熙憋了半天就憋出這麼一句,讓我那期待的心頓時萎靡了下來,不過我轉念一想。李傲的武功也不會那麼容易被殺死。
於是我還是抱著一絲的希望說“那也沒關係,你完全可以理解成李傲現在是太平軍的逃兵。”我這樣說完全是覺得逃跑沒有什麼可恥的,其實不然,在古代的曆史上,你見過那家的大將兵敗獨自逃跑離開的。
“那要這麼說,現在江西也還有太平軍的餘孽。”袁熙一聽我這麼一說,到時他馬上想起了一些現在當下關於江西的局勢。
我一聽到袁熙這麼一說,於是馬上來了精神的對他說道“哦,說說。”這對於我來說可是一個令我很感興趣的話題,我知道的曆史再多,那也是關於曆史的大勢方麵的,更何況有人曾經說過“曆史是由成功人士所描寫的自述”。
袁熙一聽到我這麼一問,於是馬上賣弄文采的說道“現在江西太平軍的餘孽以至於四川,甘肅等地的西南太平軍都是由石達開領導的。哦,石達開還是林廣軒的小舅子。”
聽他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了曆史課上老師關於石達開的描述“石達開是有傳奇色彩地人物之一,也是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十六歲被訪出山,十九歲統帥千軍萬馬,二十歲封王。”
而且曆史上對石達開的評價也極其的高,是這樣說的。
這位少年英雄,堪比公瑾(周瑜)當年;文韜武略,渾身是膽,用兵如神,連曾國藩、左宗棠等他的敵人也都“畏之如虎”。
袁熙還給我講了石達開來到江西是和當年太平天國的一次內部矛盾有關。謂之“天京叛亂”。
天京叛亂這段曆史,是當時東王楊秀清“天父下凡”,杖責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洪秀全感到事態發展下去對自己不利,表麵上答應了楊秀清的要求,暗地裏卻密召在前線的“英王”韋昌輝、“青王”石達開、“秦王”秦日綱三人,回京救駕。
“英王”韋昌輝立即率三千精兵趕回天京趁機大開殺戒,包圍東王府,殺了楊秀清和他的全家,以及部下和士兵兩萬多人。天京城內一片恐慌,“青王”石達開從湖北趕回,斥責“英王”韋昌輝濫殺無辜。
不料韋昌輝又想殺死石達開,石達開隻好半夜城逃出天京,全家老小卻被韋昌輝殺了。後來韋昌輝雖然也被處死,但洪秀全經過天京叛亂,對石達開也不信任,於是封洪仁發和洪仁達為王,鉗製石達開。
石達開既無實權,又心存疑慮,一怒之下率領十萬精兵遠走西南……
講到這我才反應了過來,急急忙忙地對袁熙說道“你說石達開還是林廣軒的小舅子。”這可又是一條重要的線索,李傲,林廣軒,石達開這三個人的關係豈不是又把迷霧撥開一層
真是應了那句話,正是“守得雲卡見月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