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書說到:“誰知道原來這個村長戴桐,竟然是耕煙老人,號稱清朝最偉大的火器專家戴梓的後人!”
我和董存瑞正在村長門口說著話,門忽然開了。還是村長的小子出來,他十分古怪的瞧了董存瑞一眼,恭恭敬敬的鞠了個躬:“倆位,我爹有請!”
戴老頭家不是很大,但卻不是一般的亂。到處堆著些廢銅爛鐵,還有生了鏽的衝枕、操作床,甚至還有廢置的鐵匠爐子,看上去就是一廢品收購站。
我大致就猜出這老頭穿的那麼破,興許還真是因為家裏窮的叮當響。你想啊,一個村長,一年的閑錢有多少,憑這點錢搞槍械發明,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單看院子裏的這一堆一堆的破爛,哪一樣不是要銀子的?一百多兩都未必能夠。老頭肯定是把錢都花在了槍械發明上,這樣看來,老戴家一家子不喝西北風已經很不錯了。
見到戴桐的時候,老頭正坐在一堆破爛中間發呆。一邊瞅著董存瑞給他寫的那張紙,一邊使勁的揪著胡子。我恭敬的鞠了個躬,道:“石田見過村長!”
戴老頭頭也不回,嗡聲嗡氣的對董存瑞道:“來複槍,你知道來複槍?”看來老頭還是對董存瑞比對我要歡迎的多,我發現,其實我做人挺失敗的。
董存瑞倒是不緊不慢的說道:“所謂‘來複’,是洋文‘rifle’、也就是‘膛線’的譯音。幾十年前,西方的洋人就已經發現。”
花擦,人才啊,董存瑞連這個都知道,我就知道槍有長槍,趙雲就拿著一把,雙槍,梁山上董平就是用這個的,還有鉤鐮槍,回馬槍,點鋼槍什麼的。來複槍是什麼槍。
戴老頭還是有點不相信,於是接著問道:“那麼方法呢?”我靠,這是不是算偷師學藝,不是古代時,最可恥的就是這個嗎?老頭怎麼這麼理直氣壯的。
董存瑞接著說:“在槍膛在槍膛內刻上凹槽,既能提高涉及精度,又能增加射程,所以把這種線膛槍叫做‘來複槍’。隻不過這種前膛線膛槍的裝填速度實在太慢,因此一直沒有廣泛使用。”
什麼?“槍膛”?“射程”?我勒個去,原來董存瑞說的是打手槍的那個手槍,等會,這個時候有手槍嗎?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了。
“恩,恩,說下去!”戴桐一下子跳了起來,看著董存瑞,兩眼放光,朝自己的兒子說道“戴和,去,告訴你媽吵兩個菜,今天要招待客人!”
戴和答應著去了,我張大了嘴巴崇拜地仰望董存瑞,眼裏全是星星。就這麼簡單的說倆句就能蹭吃蹭喝的,董存瑞看來也不比雷峰不簡單。
董存瑞現在倒是自信的說道:“如果我們可以改進這種裝填的方式,由前膛裝填改為後膛裝填,也就有效的解決的以上問題。通常的火繩槍和燧石槍……”
哦,我終於聽明白了,倆人原來說的是200年前的鳥槍,難怪我聽不懂,這個東西很難,關鍵是這倆人聊的話題和我相距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