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造成孩子色盲與色弱呢?一是先天性,多為隱性遺傳。二是後天性,眼的各種病變,如屈光間質、視網膜細胞和視神經疾病,都會引起色盲、色弱。
食療健目
枸杞粥。配料:枸杞子20克,米60克,雞蛋1個,蔥1棵。方法:將枸杞子磨成粉,米用涼水浸泡30分鍾,與枸杞子一起煮粥,熄火的同時放入雞蛋與蔥花攪拌後,加入調料即可食用。可滋陰補腎,養肝明目。
1.按摩時注意力度均勻、平穩。
2.療程之後及時檢測效果,如有效可繼續1-2個。
一方
適應證:上眼瞼下垂。
按摩部位:上眼瞼及眉棱骨;太陽和陽白穴。手法:眉棱骨刮32下,太陽和陽白穴各點按8分鍾。每天2~3次。
二方
適應證:眼瞼痙攣。
按摩部位:痙攣的眼瞼;攢竹和承泣穴。
手法:
(1)用食指和中指輕揉痙攣的眼瞼。
(2)兩穴各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中藥治療結膜炎
(1)知母10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防風6克,白芷12克,赤芍10克,大黃12克,花粉10克。用法:水煎服,局部用溫鹽水熱敷,一日3-5次。
(2)杭菊花5克,川黃連2克。加開水200-400毫升浸泡,代茶飲。每日1劑。
注意事項
1.按摩要有一定的力度,以患眼產生酸脹感為佳。
2.保持心情愉快。
眼瞼疾病
一方
適應證:向內斜視。
按摩部位:風池、四白、太衝、瞳子髎、球後、太陽、目窗、外關、魚腰、頭維、足光明和絲竹空穴。
手法:每次選取4穴,每穴由輕到重點按5-8分鍾。每天1次。
二方
適應證:向外斜視。
按摩部位:睛明、眉衝、魚腰、合穀、攢竹、四白、風池、太衝、頭光明、曲池和京骨穴。手法:每次選取3-4穴,每穴揉按5-8分鍾。每天1次。
三方
適應證:斜視。
按摩部位:內明、外明、上明和睛明穴。
手法:每穴分別用食指尖各點按5-8分鍾,每天2-3次。
適應證:小兒對眼(鬥雞眼)。
按摩部位:眼睛四周。
手法:
(1)用手指環眼眶輕輕按摩24圈,再點壓患眼的內眼角或外眼角,以患側為主。每次10下左右,每天2~3次。
(2)配合經常改變小孩的睡眠體位,變換玩具的距離和視角。
(3)隻適宜5個月至3周歲的兒童。
平時多轉動眼球,有意的朝斜視相反方向多多停留注目。
適應證:通竅理氣。
按摩部位:印堂、百會、迎香和風池穴。
手法:
(1)雙手拇指推揉,從印堂穴開始,沿眉弓至太陽穴至耳前耳後至頸根部。
(2)然後再推揉印堂穴至百會穴。各部位推揉72次。
(3)用拇指或食指按揉迎香穴,力量由輕漸重,雙手食指相對向內按揉兩側鼻翼,以促使鼻內有熱感為宜。
(4)一手按印堂穴,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按揉風池穴,同時進行,力度可稍重。
二方
適應證:宣肺脫敏。
按摩部位:迎香、鼻通和印堂穴。
手法:
(1)揉迎香、鼻通、印堂穴各72次。
(2)捏鼻、擦鼻翼各36次。每曰早晚各1次,鼻炎發作時每曰可增加1-2次。
三方
適應證:散風解表,通利鼻竅。
按摩部位:迎香和通天穴。
手法:
(1)用拇指和中指,同時向內下掐按迎香穴36次,然後再用拇指推擦鼻兩旁數秒。
(2)用拇指點掐通天穴36次,使麵部和鼻內有溫熱感為宜。
鼻炎驗方
(1)蒼耳子6克,茶葉6克。泡水代茶飲,祛風通鼻竅。
(2)蔥白10克,搗爛,絞汁,塗鼻唇之間,每日2次;或用開水衝泡,趁溫熏口鼻,祛風通鼻竅。
(3)鮮蒲公英30克,鮮紫花地丁30克。洗淨,放入沸水煮開燙熟,切細蘸醬食。
(4)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共研細末。以少許藥末嗅入鼻內,每日多次。
(5)苦葫蘆子30克。搗碎置瓶中,加150毫升酒浸泡7日。以少許納入鼻中。每日2~4次。
注意事項
1.按摩力度以有酸脹感並能耐受為度。
2.避免突然冷空氣和異味氣體吸入,必要時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