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運動防癌杭癌(1)(1 / 3)

運動可以防癌抗癌

體育運動是最有效的防癌方法之一。人體運動時,如打太極拳、練五禽戲等,其吸氧量要比安靜時多幾倍甚至十幾倍。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深、加快,通過體內細胞的氣體交換,可將一些致癌物質或代謝廢棄物排出體外。調查表明,對40歲以上堅持運動的人和不運動的人各650名進行跟蹤調查8年後發現,長期堅持運動者比不運動者患癌率少90%。可見,運動是防癌的最佳方法。

運動殺死癌細胞

運動使人體大量出汗,汗水可將體內的一些致癌物質及時排出體外,大大減少患癌症的可能性。

運動時肌肉產熱比安靜時增加10-15倍,使人體體溫暫時性升高。劇烈運動時體溫可上升至40°c,甚至更高。癌細胞對熱的耐受力遠不如正常細胞,容易被殺傷,尤其在有絲分裂期脫氧核糖核酸合成期更容易被殺死。

運動使血液循環加快。在血液循環加快的情況下,體內出現的癌細胞就像急流中的小沙粒一樣被衝走,而無法在某個內髒器官站穩腳跟、生長發育和轉移擴散。

運動可使人體某些生殖激素大大減少,甚至停止生產。美國科學家發現,生殖激素與癌症密切相關,人們從年輕時就開始運動可明顯減低癌症發病率。

運動增強免疫力

一般人在安靜時每分鍾吸氧為4-7升,而運動時可達到100升以上。研究發現,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通過體內氣體交換,可將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外,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即使得了癌症,身體康複較快,也能延長生命。

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可隨運動的增大而上升,從而使癌細胞在形成之初就被消滅。相反,久坐不動者由於缺乏足夠的免疫細胞,容易患癌。運動本身也會刺激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細胞的速度,增加吞噬細胞的能力,對體內出現少量的癌細胞,很快就會被眾多的白細胞圍攻殲滅。

運動減少脂昉,增加幹擾素

運動可減少體內多餘的脂肪,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鎳和鈹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的作用。脂肪是形成前列腺素、雌激素的原料基地,而結腸癌、乳腺癌的形成與這些物質關係密切。雌激素在體內的新陳代謝中產生的某些活性物質,能促使乳腺癌的形成。這類活性物質的產生,與體內脂肪量有關。據觀察,消瘦的女性和女運動員體內的雌激素不產生上述活性物質。運動消耗了脂肪,減少了雌激素的生成,可降低了雌激素代謝產物的致癌作用。

研究表明,機體處在運動狀態時,每小時從血液中分泌出的幹擾素較平時要增加1倍以上,而幹擾素有確切的抗癌作用。人體免疫細胞數量可隨運動量的增大而上升,甚至騎自行車、跑步、上下樓梯以及家務勞動均可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從而有可能在癌細胞形成之初就將其殺滅。相反,久坐不動者由於缺乏足夠的免疫細胞,容易誘發癌症。

運動鍛煉意誌,增強信心戰勝癌症

癌症患者在發病前有很多都遭受過精神上的某種打擊,或長期悶悶不樂,對生活不樂觀等。如果針對這些現象,改變心理狀況,則癌症有時會突然地消失。體育運動會給人帶來身心愉快和歡暢,對癌症患者說來,運動能有效地扭轉患病後的壓抑情緒,解除緊張狀態,這對癌症的防治是大有裨益的。俗話說得好,“運動勝似靈芝草”。一位詩人曾說過:“信心是半個生命”。當人患病尤其是患了癌症之後,要有堅強的意誌,必勝的信念,巨大的毅力,樂觀的情緒,超大的勇氣,頑強的鬥爭精神以及壓倒病魔的氣概。

運動時大腦會產生能引起人體身心愉快的物質,可以消除憂愁和煩惱,抑製不良情緒的侵蝕。運動能鍛煉人的意誌,增強戰勝癌症的信心和毅力,對戰勝許多疾病都是至關重要的。

要想達到預防癌症,健康的年輕人,可以進行大運動量的鍛煉,而中老年人每周至少要參加3次運動,每次至少15-30分鍾,但運動量以能忍受、不疲勞為宜。體育運動能使人體魄強健有力,也有助於防癌。疾病預防是重中之重,建議應加強全民健康教育,學習保健知識,增強保健意識,做好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