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窮途末路(2 / 2)

登月時悟空掉以輕心,輸了半程尚情有可原,但此刻全力以赴,竟敗得更難看。孫悟空說:“可惡,你定是暗施分身之術,早在月輪上故布疑陣,自己則留在原地等候,以逸待勞。”阿難尼說:“荒謬,登月是由你提出,我們事前毫不知情,如何作偽。”雲舞說:“悟空,我是親眼看見他上天下地,半點不假。”佩恩說:“證據確鑿,還容你抵賴嗎?”孫悟空說:“好了好了,我認輸便是。”小寶說:“唉,自取其辱。”賀冠力說:“彼此純粹切磋,別太在意,如今就送你們回去吧。”阿難尼說:“孫悟空,既然你討厭西天取經,何不考慮留在這裏,安享餘生?”

孫悟空說:“取西經雖然沒趣,但逃避責任半途而廢,豈非有損我大聖王威名?”“何況,師傅和師弟缺少我沿途保護,必手忘腳亂,一塌糊塗。”龍神說:“責任固然重要,但更珍貴的,是你們師徒無法割舍的感情。”阿難尼說:“凡事別太主觀,你總認為自己無辜受累,逼於陪同唐三藏上路取經,心生抱怨。”“相對來說,聖僧也助你共渡八十一難劫,功德無量,個中的辛酸他又可曾埋怨?”佩恩說:“真正的友誼,是不會計較付出多少,隻要同心一致,互相扶持,方可排除萬難。”眾人分析中肯,一針見血,教悟空深切反省,銘記於心。孫悟空說:“明白了,你們的說話我會好好謹記。”

阿難尼說:“孺子可教,惡電男會帶領你穿越時空洪流,內裏該有沙僧的法寶坐標,指引歸途。”孫悟空說:“雲舞,小寶,我們起程吧。”雲舞說:“各位保重了。”小寶說:“佩恩小姐,我會掛念你的。”佩恩說:“我也不會忘記你們,再見了。”

阿難尼說:“孫悟空口硬心軟,外冷內熱,真拿他沒法。”佩恩說:“欲蓋擬彰,表麵顯得越不在乎,其實代表他越重感情。”龍神說:“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情義永遠長存,世界才得以維持美好。”悟空與龍神兩位不同時空的強者,隔世相遇,彼此雖認識不深,卻惺惺相惜,也許他們的身份各異,本質卻是一致,忠於自己信念,為正義而戰。

遠古時空,決戰告終,妖王被唐三藏所累,轉勝為敗,還雙雙賠掉性命。死亡,妖王已經經曆一百零一次了,但這種感覺無論重複多少次,也絕不好受。死亡的可怕,除了帶來痛苦,死後還是一個無法預知的神秘領域。正因如此,人類才會掙紮求存。

但對於墮入過去之書的唐三藏與妖王來說,死亡卻是一個生機。真武天皇說:“啊,消失了,是時空轉移?”真武天皇說:“那一人一妖,原來不屬於這個時代。”“可是。”“本天皇卻徹徹底底敗了。”論力量,真武天皇絕對比妖王優勝,可是一個疏忽,卻令他的無敵神話蒙上汙點。一直以來,真武天皇勝利得太輕易,當勝利變成習慣,衝昏頭腦,久違了的失敗就會霎那降臨,給你一個致命打擊。

雷音寺。豬八戒啊了一聲。本應已死的唐三藏與妖王,奇跡地重返雷音寺,安然無恙。

豬八戒啊了一聲。說:“師傅,師傅回來了。”妖王說:“啊,我們還未死,到底怎麼回事?”唐三藏說:“啊,貧僧明白了。”

唐三藏說:“置諸死地而後生,原來是暗示歸來之法。”唐三藏說:“絕處逢生,死亡才是唯一出口,可是誰會貿然尋死?誰願意斷送寶貴是生命啊。”“我等修佛之人,該早已洞悉死亡並非終結,隻是一種解脫,何懼之有。”唐三藏說:“若非誤打誤撞,恐怕貧僧要在遠古蹉跎歲月,等到老死之日方能重返。”

豬八戒心想:師傅在胡扯什麼,開口閉口是死,大吉利是。八戒想得入神,冷不防一記重拳迎頭轟來。是妖王打的。唐三藏說:“你。”

妖王說:“殺千刀的禿驢,你媽的好事多為。”唐三藏說:“你,你幹什麼?”

真武天皇說:“嗚,我的思想。”真武天皇心想:原來我曾敗在妖王手上,怎會這樣,為何我一直想不起來?遠古之戰改寫了曆史,真武天皇腦海勾起不應存在的一幕,就像洗腦後突然重拾記憶,絕對是致命打擊。

真武天皇說:“本天皇無敵一生,怎會添上這奇恥大辱,沒可能的。”真武天皇也分不清是真是幻,難以接受的遺憾,令他精神喪亂,困擾至極。魔心雖莫名其妙,但已知道穩奪優勢,成為這場意念之戰的勝利者。

魔心外的戰況,天地之子渾身是傷,本應大勢已去。但真武天皇變得精神疲弱,魔心平定內患,得以集中意念,力量隨心而發,形勢逆轉。

萬歲妖帝心想:嗚,魔心集中意念發揮,回複最強力量,真武天皇他?大善說:“唉,天意難違,一切皆是命數,不可強求。”大善說:“真武天皇深明此理,早就抱著犧牲的準備,他前來並非誅滅魔心,純粹是為了解救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