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步向毀滅之途(1 / 3)

“威爾,你在發什麼呆?”

“唉?啊,不好意思,副隊長……”

帝都郊外的山區裏,威爾勉強地笑了笑,掩飾了自己剛剛有些可怕的臉色;而夏都盯了他一會兒,說道:“我剛剛看到賽琉了,她說那幾個盜賊已經被處決了,是不是?”

“呃,是,是的。”

威爾歎了口氣,點頭應道;剛剛他也看到那些屍體了,原本他的計劃是將他們押回帝都交給警備司令部處理,但是誰想到賽琉竟然直接將他們全殺了。

“你好像不同意賽琉的做法。”

“我……我隻是覺得,他們罪不至死,直接殺掉未免也太過草率了。”

威爾吞吞吐吐地說道,他覺得夏都可能會覺得自己很傻,甚至會指責自己也說不定。要知道最近賽琉一直黏在夏都身邊,一見到夏都不是在臉紅,就是在傻笑,連白癡都知道兩個人是什麼關係了。

不過夏都卻沒有指責他,他隻是點了點頭,說道:“原來你還是個正常人。”

“唉?”

“我也不同意賽琉的做法,不過其他人就未必了。比方說隊長和黑瞳;至於波魯斯和蘭,他們就算不讚同,也不會像你這樣直接說出來的。”

“是,是這樣嗎、”

威爾鬆了一口氣,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忍不住問道:“話說回來,隊長呢?我都一天沒見到她了。”

“她可能在外麵玩吧。”

“哈?”

“回去再說吧。”

---

當威爾和夏都回到大本營的時候,狩人全員已經集結了起來,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艾斯黛絲已經回來了。

“喲,諸位。”

“唉,隊長?”

威爾驚喜地說道:“您回來了!”

“啊,當然,先前度假去了,麻煩你們了哦。”

艾斯黛絲笑容滿麵地問候著自己的部下,隨後將目光落到夏都身上,滿意地說道:“看起來我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已經能夠領導狩人了呢。”

“隻是一天而已,隊長。”

夏都頓了頓,問道:“您去哪裏了?”

“好像是南方的小島,嗯,不過這不重要。”

艾斯黛絲開心地說道:“我碰到塔茲米了!”

她話一出口,其他人都吃了一驚;而夏都還是毫無反應,隻是說道:“也就是說,昨天在山頂上,您碰到他了。”

“山頂?等會兒,莫非你也在那裏?”

“我看到有個穿大衣的家夥出現在山頂,不過沒能搞清楚他是誰。”

“那是襲擊我和塔茲米的人。”

艾斯黛絲哼了一聲,不過隨後就笑道:“不過也多虧了他呢,不然我怎麼有機會和塔茲米一同度假呢?”

“看起來您玩得很盡興,那麼晚上要開個派對慶祝一下嗎?”

“當然可以,不過還是先忙完工作再說。”

“是。”

夏都說著便準備離開,他走過賽琉身邊的時候,賽琉急忙站起來說道:“等一下副隊長,我有事想找您!”

“什麼事?”

“就是,人家身體裏的……那些東西嘛。”

“來地下室。”

“明白!”

賽琉興高采烈地跟在夏都身後,艾斯黛絲望著兩人的背影,忽然想到了自己和塔茲米,不禁有些惆悵。

“唉,為什麼我和塔茲米,就不能像夏都和賽琉一樣總是在一起呢?”

---

夜襲的臨時基地中,塔茲米也回來了。在說完他和艾斯黛絲在荒島上的一段奇遇後,眾人的臉色可謂是十分精彩。

“什麼,塔茲米你竟然和艾斯黛絲在無人孤島上共度良宵……豈可修,豈可修!!!!”

……拉伯是這麼說的。

“塔茲米,無人荒島上有好吃的嗎?”

……赤瞳是這麼說的。

“塔茲米,艾斯黛絲的身材和我比的話,怎麼樣?”

……蕾歐奈是這麼說的。

“你們就沒人安慰一下我嗎?”

塔茲米終於無法忍受了,大肆吐槽道:“我差點就回不來了你們造嗎?”

“好了好了,大家別鬧了。”

娜潔塔趕快出來打圓場,她平息了大家的嬉笑之後,正色說道:“就在剛剛,我收到教士的來信了。”

“哦?”

眾人立刻打起了精神,娜潔塔緩緩說道:“亞瑟教士現在正在南方合縱連橫,正在試圖讓一些地方勢力轉向支持我們革命軍的訴求,不一定非要公開武裝支持,但是卻可以讓我們在起義的時候為我們提供足夠的後勤資源。不過教士在來信中給了我一些建議:首先他認為夏都的實力深不可測,我們之中任何人單槍匹馬挑戰他都是不明智的選擇,因此一定要想辦法集結大家全部的力量,給予他致命一擊!”

“我早就想這麼幹了!”

塔茲米咬牙切齒地說道:“我不會再讓夏都傷害其他人了!”

“其次他提到了一件事情:東方的安寧道。”

“就是那個信奉行善積德可以得到報償的教團嗎?”

拉伯若有所思地說道:“我聽說他們是個很龐大的團體,就連官府都不敢輕易冒犯,教士是希望能獲得他們支援嗎?”

“是的,而且事實上,安寧道中有我們的同誌。”

娜潔塔解釋說道:“最早隻是希望能滲透進去,與他們的高層接觸以便將來合作。然而最近我們發現,由於帝國的橫征暴斂,東境百姓苦不堪言,而安寧道中已經有有識之士串聯試圖準備武裝起義。”

“這,是真的嗎?”

塔茲米驚愕地說道,他當初離開村子的時候,村長還送給他一個安寧道的飾物,可見這個教派的能量已經散播到了帝國大片土地,一旦開始起義的話,隻怕立刻就會變成星火燎原之勢。

“是的,而且我們相信教團高層也有所察覺,隻不過他們大多都秉承著靜觀其變的態度,因為沒有人知道,教主的態度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