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知道嗎?(1 / 1)

你知道嗎?

航天飛機為何要垂直升空、水平降落?

航天飛機一般由軌道飛行器、一個大型外掛燃料箱和兩台固體火箭助推器三大部分組成。外掛燃料箱和固體火箭助推器都是很重的,它們足足有十幾層樓那麼高。航天飛機帶著那麼重的負擔,當然無法像普通飛機那樣水平滑跑起飛,而且它受到的空氣阻力也遠遠超過大型飛機,加上火箭發動機隻能短時間工作,因此,航天飛機必須在最初1~2分鍾裏垂直上升,盡快衝擊稠密的低層大氣。航天飛機先上升到幾十千米高空,扔下兩枚耗盡燃料的助推火箭。這些火箭用降落傘回收後可以重複使用。當航天飛機上升到100多千米高度時,龐大的外燃料箱的燃料也用完了,就會自動墜落。這時航天飛機本身的發動機足以把它送上幾百千米高的軌道。當航天飛機返航時,早已擺脫了累贅的外掛物,就能像滑翔機一樣飄然降落了。 (劉葳提供)

為什麼喝溫吞水容易嗆?

咽喉是飲食和空氣的共同通道,氣管在前,食管在後,空氣和飲料能有條不紊地各行其道,首先要歸功於像鐵路岔道一樣的會厭軟骨和吞咽肌層神經。我們吃喝的時候,會厭軟骨向後傾斜,將氣管上端蓋住,以免飲食嗆入氣管惹麻煩。下咽動作完成以後,它又恢複直立保障呼吸的需要。喝熱水或冷飲時,溫度的刺激讓人集中精力,會厭軟骨才專注於自身職責。而溫吞水缺少相關刺激,吞咽肌層神經往往失察而致人嗆水,為避免嗆水可先喝一小口,勿一飲而盡。老年人會厭肌與其他部位一樣反應越來越遲鈍,喝溫吞水時嗆水反應尤其明顯。

(徐風提供)

雨滴的速度越來越快嗎?

雨滴降落的快慢依顆粒大小而不同,最小的0.5毫米時速約8千米,最大的約6毫米,時速可達32千米,降落速度受製於兩股力量——雨滴重力和空氣阻力。德國物理學家菲利普·羅納德通過豎直的通風管實驗得知,雨滴速度會隨著體積的增長而變快,4.5毫米的雨滴速度最快,可是,體積繼續增大速度反而會減慢,因為雨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原來的球形會變成扁平狀,從而遭遇更大的空氣阻力,落地速度變慢。雨滴下落之初會越落越快,但所受阻力也越來越大,最後重力和阻力達到平衡,以勻速落到地麵。

(周璐提供)

為什麼歲數越大,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為何我們總是覺得,我們小時候的時間過得很慢,10歲到20歲之間時間也很長,可是20歲到30歲卻好像沒有那麼長?以後的時間越過越快,等到60歲到70歲仿佛一晃而過。明明都是10年,為何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科學家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會感覺時間流逝得特別快,是因為大腦不再受新鮮事物的刺激的關係。人類通常在15~25歲累積很多的記憶,因為這也是大家體驗到很多人生新鮮事的期間,例如戀愛、工作和學習等。然而活得越老,新鮮事越少,大腦接受的新刺激越少,可以值得記憶的事情也越少,所以就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林泉提供)

【責任編輯】蒲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