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1 / 2)

《詩刊》編輯部,整個雜誌社已經人去樓空的時候,隻有主編辦公室裏的燈還亮著。 Ww WCOM

秋扇似乎渾然不覺此時已經時間不早,助理拿著一本書進來的時候她正皺著眉頭看著地圖,聽到敲門聲她才抬起頭來,問道:“是不是已經印刷好了?”

“嗯,已經同時往全國了,要不了三肯定能夠全國開售。”助理點點頭,將手中的書遞了過去,接著道:“這是你要的,我也已經取了回來。”

精美的封麵畫的是藍白雲之下,一個人背著包徒步走在公路山,書名就叫做《一路向北》,底端還有一句實在不怎麼樣的廣告詞:夜破曉的一段旅程,給所有人的心靈之旅。

這本書是遊記,同時也是一碗新鮮出爐的雞湯,清溪位於帝國的西南位置,京城位於北方,張曉夜這段旅遊是由南到北,於是就給這本書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旅途上的一路向北,同時也是心靈上的“一路向北”,旅途上的各種人、各種故事以及他們代表的一切,所有的背後其實都是夢想的追逐,心靈的脫,所以這是一碗雞湯,挺勵誌的雞湯。

這些內容秋扇都已經看過來了,她將書接過來卻還是一頁一頁的翻看,隻是沒有再去細品上麵的文字,而是還想檢查一下拍板有沒有疏漏,哪怕在印刷前她就已經校對了好幾次。

扉頁之後,依舊還是她親手寫的序:夢想從來不會老去,它一直存在,與你的呼吸同在。

夜破曉一直走在路上,不管是他的人還是他的心,如果你已經停了下來,至少應該看看別人是怎樣行走,他絕對能夠觸動你的神經,洗滌你的心靈……

一張張美輪美奐的照片現在看來依舊讓人愛不釋手,文字與照片配合得無可挑剔。在秋扇的眼裏,張曉夜是個詩人是個作家,對於文字的駕馭理所當然的功底深厚,寫得再怎麼好都在情理之中。

隻不過攝影水平居然也還挺專業那就讓人意外了,這可不是後世那種十個遊客一半以上胸口都掛著相機的年代,不管是相機還是攝影都還沒那麼普及,人們想要拍照留念往往還隻能去照相館。

“會”拍照的,幾乎都是專業人士,而張曉夜的攝影水平比一般照相館裏的攝影師還要好,秋爽對此就挺意外的。

其實句實話,張曉夜也就占了個經驗豐富,前世拍得太多在網上學了不少,但要水平的話也高不到哪裏去,完全是因為這年頭玩相機的人還少,照相館裏的攝影師絕大部分水平也高不到哪裏去。

當然,後世的一些講究放在此時還很獨特,這也沾了不少光,所以意外之外倒是給足了秋扇驚喜,她可沒想到張曉夜一路走來,不僅帶來了那麼多優秀的詩歌,居然還有如此一本書。

這年頭遊記本來就不多,對於徒步旅行這種事情絕不部分人都還沒有個概念,以這樣的方式炮製出來的心靈雞湯在華語文學圈裏還是頭一份,已經具有十足的噱頭。

而且文字裏也是金句頻出,秋扇看著都感覺自己的心靈真的沒洗滌了一次,靈魂都得到了升華。而她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其實應該得益於這年頭還沒有朋友圈。

以前吧,張曉夜對朋友圈裏那些心靈雞湯挺煩的,感覺好像每個人都已經大徹大悟馬上就能立地成佛的樣子,誰想到有一居然還用上了,而且還確實很符合他當時的心境。

這本書寫得是有些刻意,但也不會給人有雕刻痕跡那種感覺,他確實有不少感悟,穿越這個事情就已經足以讓他感慨良多了,本身他也是一個很感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