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溪一路過來,雖然沒有遇到什麼重大的危險情況,風險還是不少,全占著張曉夜豐富的經驗以及過人的身手、身體素質才一帆風順的走過來。 Ww WCOM
他知道在旅途上該怎麼保護自己,知道在野外要怎麼生存,占著一身好功夫可以在被訛詐的時候毫不客氣的掀桌,這是他的過人之處,但可不是每個人都如此。
最簡單來,如果沒有倚仗在外麵被欺負了也隻能忍氣吞聲,保護自己的安全還是比圖一時之氣要更明智,但肯定是會非常憋屈就是了。
如果去到哪裏都很憋屈,一肚子的不爽,就算沒有危險這徒步旅行也不會是什麼愉快的事情,這還談什麼放飛心靈洗滌靈魂,隻可能跟黃金周去景點被宰一樣鬱悶。
李茜和方媛媛看到了其中的問題,自然也會有不少人都會現,不少媒體也在給徒步旅行這把火澆冷水,甚至有少數媒體直接指責張曉夜,呼籲人們冷靜看待算是比較理智的,直接開罵的可也有。
“帶壞風氣,將人們置於危險的處境中,這都哪跟哪啊。”雲彼方看得很生氣,張曉夜倒是很淡定,於是她就道:“你看起來好像完全不在乎?”
張曉夜悠悠的就道:“先呢,能夠讓所有人都接受的隻有錢,有人喜歡肯定就有人不喜歡,所以被罵我還真不在意。要是帶壞了風氣的話,這個詞雖然有些不合適,但想想好像還真是如此。”
《一路向北》造成的轟動出了張曉夜的意料,他自己並不覺得這本書寫得有多好,要原創也隻是拾人牙慧,其中少語句也是抄來的隻有感情和心境是最最真實的,但就是這樣一本書,趕上了時地利人和,然後就井噴了。
報紙雜誌每都在登載,熱潮甚至引起了官媒的注意,就連《新聞聯播》都在報道,詩人、作家、高中被開除、徒步旅行這些因素加起來實在是太奪人眼球了。
雲彼方她們帶來了這本書在燕大的消息,讓張曉夜明白了自己真的點燃了一把火,當樹村的搖滾青年們也開始談起了這本書,談起了徒步旅行,這把火能夠燒得多旺就已經不是他所能夠左右的了。
這樣的熱潮之下,勢必會有不少人有樣學樣,徒步旅行早晚會展得跟後世一樣普遍,問題是現在社會還很動蕩,完全沒有後世那麼穩定,所以風險也就更高。
“隻希望那些看了我的書從而去徒步旅行的人不要遇到危險,要不然感覺就像是罪人一樣了。”張曉夜吐了一口氣,確實有些心理負擔。
雲彼方就道:“就算那樣跟你又有什麼關係,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去怪這怪那,所以你也別多想啦。相比起來,我反而更好奇是你怎麼想到這種事情的,難道真是詩人的思維?”
詩人思維個鬼啊,前世張曉夜知道這回事兒的時候窮遊都已經變成炮遊了,徒步旅行遇到一起感覺來了就來一,專門騙炮的都有,看看川藏線,哪個地方沒有炮火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