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兵臨城下(1 / 2)

李岩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隻是又問了幾個細節性的問題,就結束了這次會議。鄭芝龍心裏惴惴不安,這可是他重新掌握鄭家艦隊的唯一機會,可是又不敢表現的太過積極。而那些降將們卻是很開心,他們知道自己還是有一些用處的,沒準兒將來還能重掌兵權呢。

而李岩則是讓人把鄭芝龍的意見整理出來,派加急驛遞給上海的張翰送去。在開會之前,他就收到了張翰的建議,也是從上海直接出發到台灣。至於運送兵力的船隻,就近征用,那裏正好聚集著近百艘各式海船。

這些海船都是準備去呂宋貿易的,因為有官府的戰艦護航,而且海上王者鄭芝龍也投降了,所以海商們特別踴躍,都想要開拓南洋的生意。有了這些船隻,運送一千名士兵,還有附帶的裝備和糧秣,應該是可以的。

現在要等的,是在海州的第一批部隊過來彙合。由於水師的主力艦隊都在上海,所以海州的陸戰部隊隻能從陸路南下。不過這也沒有影響,海船上的貨物需要卸下來,糧秣彈藥也要等待運輸過來裝船,一切都需要時間,不算空耗。

直到半個月後,才一切準備停當,在一個風不是很大的日子,船隊終於起航。先沿著海岸向南,到寧德附近再向大員航行。這樣的航線雖然沒有走過,可是海峽本不算寬,在牽星術的幫助之下,也不會有迷航的危險。

用了四天時間,船隊才來到大員附近。在這裏,他們與從泉州出發的駱淼泫船隊彙合,在熟悉台灣水域的領航員帶領下,來到了大員灣。

此時距離鄭森占領北線尾已經近一個月,按說要是隻有原來的人員,很難堅持過荷蘭人的圍攻。可是駱淼泫在事發五天之後就帶著兩艘戰艦過來查看,他們利用戰艦的靈活性,一直保持在敵艦的後方,順便把一艘在外海的荷蘭戰艦的舵杆擊毀。

這艘荷蘭戰艦則是利用中國船不敢靠近它側翼的優勢,勉力把船隻擱淺在熱蘭遮城南邊的鳳梨園沙洲附近。駱淼泫的船吃水不深,小心的從側後靠近,然後發射火罐。荷蘭人隻好棄船,人員在船隻被大火吞沒之前逃進了熱蘭遮城。

駱淼泫在了解清楚情況之後,除了給鄭森留下了一些糧食火藥之外,還留下了一隻戰船。正是這支靈活的輪漿船,讓荷蘭人剩下的兩艘艦船不敢再出大員灣,從而讓鄭森免受四麵攻擊的危險,也能讓他們堅持到大隊人馬到來。

張翰等人與從鄭芝龍的手下和鄭森商議之後,決定大部隊在外海下錨,而兩艘輪漿戰艦在北停泊處過夜,利用早晨漲潮的機會進入大員灣。大員灣內的荷蘭船知道這種輪漿船的厲害,也不多做抵抗,直接擱淺在了熱蘭遮城的東南方位,充當固定炮台,給熱蘭遮城提供外圍保護。

那樣的淺灘,大梁的戰艦也不敢尾隨過去,而正麵位置,則是會受到熱蘭遮城炮台的攻擊,所以隻能放棄摧毀這兩艘戰艦的打算。張翰發出信號,外海的船隻先靠過來,等傍晚漲水的時候通過鹿耳門,士兵們就能在台灣本島上登陸了。同時,他放出小船,去探測適合的登陸地點,並且在赤崁城的外圍遊弋,遮斷荷蘭人兩地之間的聯係。

好在此時的普羅明遮城不過是存在於高層的討論中,還沒有開始動手建設。而赤崁城不過是一個商業區和聚居區,隻有簡陋的圍牆和四十守衛。另一半的士兵被調去攻擊北線尾的鄭森,可是三個星期的時間,他們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白白付出了二十七人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