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看到韃靼人撤軍,還以為不需要打仗了,但現實告訴他們,他們完全是想多了。第二日一早,韃靼人便以更加凶猛的姿態,開始攻城。比起昨日,今攻城的勢頭幾乎稱得上是瘋狂。
而且,韃靼人似乎也學聰明了一樣,也不像昨日那般借助雲梯來攻城,反倒讓人削了幾根巨大的木頭,準備開始撞門。
應州隻是一個縣城,城門能指望有多堅固?隻是撞擊了幾下,那並不高大的城門,就發出了難聽的呻吟之聲,上麵還出現了一條條的裂縫,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明軍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撞門的韃靼士兵,但是收效卻甚微。韃靼人真的變狡猾了很多,他們用木板造了一個厚厚的頂棚,以幾根長木架著,上麵還鋪了一層泥土,用來作為遮擋。
扛著巨木攻城的韃靼士兵被這層頂棚擋著,不僅油潑不到,火銃的效果也不大,甚至火焰也燒不到他們,他們可以安全的撞擊城門。
這個變故,讓城上所有人都咯噔一聲。韃靼人的風格怎麼變得這麼犀利?昨日還用死力氣攻城的,今立馬就變得這麼難纏。
朱壽見此狀況,趕緊派人以重物堵住城門,免得城門被輕易的攻破。隨著他的命令,不少士兵趕緊去裝填泥沙袋子,抵在城門後麵。城內的一些青壯也過來幫忙,撿拾一些木頭石塊,和泥沙袋子壘在一起。
雖然這讓韃靼人攻城的速度緩了下來,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根本就頂不了多久,一旦大門被撞碎了,再多的泥沙袋子也沒用。
“這次怕是真的得出事了。”站在城頭之上,方洪有些無奈的看著下麵攻城的韃靼士兵,韃靼人的統帥難道是換人了?竟然想出了這麼個法子。
楊敬業也沒有好辦法,他雖然武力強大,但也不能一個人單挑一個軍隊,在千軍萬馬之中,頂多做到勉強自保。
“方洪,回去收拾東西,我們準備離開,去大同府城。”楊敬業知道城破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除非是有援軍到達,不然守在這裏就是死路一條。
方洪點了點頭,因為這次是和韃靼人打仗,也不方便帶著博迪,博迪就留在了大同府城。他們如果要離開,肯定要把博迪給接回來。黃皮子則留在博迪身邊,貼身保護著他。
二人準備離開此地,而也有人抱著同樣的心思。
“鎮國公,我們快點離開吧,應州城……守不住了!”張永跪倒在朱壽的身前,苦苦的哀求著道。
“混賬東西,我們有三萬大軍,和韃靼人差距並不懸殊,你竟然想讓我逃?”朱壽一腳就揣在了張永的肩頭,將他給踢得翻滾了幾下。
朱壽的臉色鐵青,雙目泛紅,他一向認為自己精通兵法,若是能夠領兵,絕對可以戰無不勝。可他才第一次戰鬥,就被敵人逼迫到這個份上,他如何能夠甘心?
張永苦笑不已,邊軍向來隻擅長守城,若是真的硬碰硬,絕對不會是韃靼人的對手。如今邊軍克扣嚴重,使用的火器都是粗製濫造的,昨守城了半,已經有不少火銃報廢了,難道指望那些士兵拿著長刀去跟人廝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