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共贏才是真的贏(1 / 2)

嚴格地說,彙才不是做傳統意義上的培訓,盡管彙才的業務中包含了培訓的內容和形式,但它與市場上的培訓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其他培訓公司的模式是根據顧客的需求製定培訓內容,將這些內容通過課堂傳授給學員,課堂結束,培訓也就完成。相對而言,傳統培訓更多的是關心過程,很少與學員的業績和目標進行掛鉤。

彙才推廣的教練技術,一開始就同每個人的生活、工作緊密結合,關注個人的目標。在教練技術訓練中,彙才沒有堆砌高深的理論,而是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將複雜的理論簡單化、通俗化和體驗化,讓每一個學員在親身的體驗中洞察自己的心態,清晰自己的目標,看到心態上的幹擾,清晰自己所站的位置,看明白自己心態和行為的方向是不是朝著目標的方向。

體驗式學習是彙才的主要訓練方式。生活中有很多體驗式學習的例子,就像騎自行車,無論你看了多少本書,懂多少理論,如果你從來不用自行車來練習,那你就不是真正的會騎自行車,頂多是個騎自行車的理論專家。體驗式學習的特點是學習者必須親自參與,全力投入,在體驗中學習,成果才會最理想。知道不等於做到,目標不等於成果,體驗式學習不是滿足知道和訂立目標,而是鍛煉做到與追求成果。

彙才強調惟有體驗才能收獲,批判、懷疑以及分析等心態,隻會幹擾學習者自身的體驗。當一個人沒有全情參與體驗的時候,他得到的隻是他關注的內容,而不是體驗式學習的精髓。依然舉學騎自行車的例子,當一個人拿到自行車,不是投入地上車練習,而是將精力和時間用來分析車的款式,評價車的顏色,甚至因為對顏色的不滿意而拒絕學車,那這個人得到的隻是他抗拒的內容,而不是學會騎車。

市場上的很多培訓有互動的環節,不過,大部分時間還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學生將聽到的內容記在腦海中,記在筆記本上。彙才的訓練設計了很多體驗的環境和情節,讓每一個學員參與,除了教練技術的理論課程,彙才一般不讓學員記筆記,而是要求他們用心體驗。彙才認為教練技術不是用腦袋和筆來記的,而是要用心來學習的,它的作用產生在每時每刻,對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幫助。

當人們走進不同的培訓課堂,會接觸到不同的專業知識和理論,但是,走進彙才的訓練場地,發現其中的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關於人,關於學員自己。在培訓課堂,學員學習的是外在的知識和技能,是一種向外的學習。但是在彙才的訓練中,學員要學習的是自己,是一種向內的學習。

彙才訓練的焦點非常清晰,自始至終都不離開學員這個人。訓練中有專業的導師,導師不是理論的傳播者,而是體驗式學習的導演,學員們就像一群演員,在導演的指揮和引導下,體驗各種角色和心態對自己人生的影響。這一點,很符合《體驗經濟》所說的體驗經濟的特色。從這個角度來說,彙才是體驗經濟的最真實案例。

彙才的訓練注重分享,讓學員們分享各自的體驗和感受。當有人分享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鏡子和案例,讓聆聽的其他學員從中看到自己的狀態,看到一個人的內在對行為產生的強大影響。很多時候,仔細聆聽的學員在他人的分享過程中恍然大悟,一下就轉換了心態的按鈕,並因此而改變了行為,看問題更加積極正麵,人也更加主動。當他把自己感悟到的運用在企業經營和生活中,產生了新的可能性。在彙才的訓練場上,每一個學員都是他人的一麵鏡子,都為他人的進步在不知不覺地貢獻著自己,這是培訓課程沒有涉及也不可能做到的。

訓練的環節是精心設計的,情節是刻意安排的,但學員們的體驗卻是當下發生的,學員的分享也是自願而真實的。可以說,彙才的訓練濃縮了人們生命中的很多東西,在一個特定的平台上集中上演,學員們真實地看到生活中的自己,看到自己與周圍人的關係,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更重要的是,學員在訓練中更加清晰自己內心的需求,厘清了自己的目標,從而采取更為有效的行動。

情節是虛擬的,體驗是真實的。無論學員經曆了什麼情境,無論學員經過了多麼激動人心的體驗,彙才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感召對方,感召對方認真地學習自己這個人,感召對方發現可能性,采取積極有效的心態和行動,實現自己生命中的各種目標。

彙才將最終的靶心對準學員的目標,這是所有關於體驗、心態以及模擬情節的聚合之處。教練不會去評價一個人的心態是否正確,不會去評判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恰當。在教練看來,沒有正確與不正確之分,隻有有效和無效的區別,而衡量是否有效的尺子,是以目標作為參照物來劃分刻度的。教練感召對方看到心態與行為的關係,行為與目標的關係,從而將內在的心態與外在的目標聯係在一起,找出其中最有效的達成方法。

在教練型領導實踐計劃階段,彙才設計了3個月的訓練,學員通過達成自己的目標來實踐教練能力。在這3個月中,學員會集中3次進行訓練,每次都是在周末的時間,故分別叫首周末、中周末和尾周末,其餘時間在自己的生活中鍛煉,鍛煉教練能力,提升達到目標的能力。彙才就像一個影子和支持者,成為每個人的支持平台,專業教練會全程跟蹤,不斷支持每一個學員,通過電話和當麵對話等形式,給予對方教練支持,檢視對方達到目標的情況,激勵和挑戰對方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