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今晚我們去探險吧(1 / 2)

何學皺起眉頭,“可是我家的確沒那麼多錢,而且我聽城裏的朋友之前買貴了……這麼著吧,大家要賣,就便宜點賣給我。 WwWCOM不然就留著自己耕種吧,田多穀多,沒有人會嫌棄的。”

之前跟他耍心眼,這時還敢讓他按原價買,這些人也是真!

“已經很便宜了,還便宜啊……”來的幾個人馬上急眼了。

何學歎口氣,一臉的為難,

“實在話,我現在並不需要田地,而且手上經濟又緊,並不想買的。但是大家一個公社的,上下生產隊,朝不見晚見,都要賣,我這也是盛情難卻。……要不,大家還是自己耕?插秧遲些也沒什麼,到時打禾推遲點就行了。”

何亭亭幫忙端茶,聽到這裏眼珠子轉了轉,湊上來,“爸爸,媽媽家裏耕不了很多田,讓你別買了。那些都是沼澤,又不好種田……”

她知道這些人壞心眼,見人上門來了,便決定想辦法幫忙壓價。

上次全程圍觀了家裏拿到客家圍屋她就現了,有時候以退為進是很好用的。上趕著人家不稀罕,假裝不在意,別人馬上就急了。

她這話一出,來的幾人心中一凜,其中一個連忙道,“話可不是那麼的,雖然是沼澤,但是我們插過竹子了,也不過兩米多三米高,挖了泥,以後還是很適合種田的。”

何學一攤手,“挖泥可不是個工程,這麼算來更不該買了……”

何亭亭差點就笑出聲來,忙假裝端茶,拿著茶壺坐到裏頭偷笑去了。

剛才話那人心中大為後悔,可是話已經出口了,馬上改口不過去,便又從另一方麵勸何學。

論話的藝術,何學甩了他們不知道多少條街,當下就有理有據、情真意切地跟他們“溝通”起來。

何亭亭在旁聽著,認真地學著怎麼話。

上次客家圍屋的事她琢磨了不短的時間,剛才拿出來一試,現還挺好用的。所以她決定了,學爸爸話行事一輩子不動搖。

一個時候,何學以一畝7的價格,又買了多畝的沼澤和山地。

等人走了,何亭亭高興地道,“爸爸,現在我們有好多地啦。”

“還不算多。”何學笑著道,“你爺爺時候,家裏的地比現在多得多了。”隻要是中國人,對土地都會一種熱切的追求,他也不例外。

隻可惜,他現在屯到的多是山地和沼澤,沒有上好的水田,不算什麼。

所幸將來這裏會變成大都市,應該沒有人再耕田種地,所以沼澤和山地差別不算很大。

不過,何學覺得,還是屯點宅基地和田地的好。

至於數量,和祖上齊平是最低要求,對他來,得更進一步才能不辜負何亭亭悲苦的上一輩子。

忽忽又是一載,時間的年輪轉到了8年。

8年的暑假,何亭亭讀完了學五年級,九月份就該升中學了。

去年下半年,何學成了公社裏兩個萬元戶之一,獲得了市裏的嘉獎,表了不少的講話。就在眾人認為他會大展拳腳的時候,他竟然不聲不響到城裏當官去了。

這讓整個沈家村都轟動了,什麼的都有,有人認為做官好,吃皇糧,是鐵飯碗。有人則認為,何學那麼能幹,不當官能賺好多錢,去做官拿死工資可惜了。

林玲玲顯然也覺得可惜,所以見何學去市裏做了領導,自己便開始開服裝店。她和沈湘芸在市裏開了一家,又到蛇頭那邊和楊蓮合作開了一家,由於有何奶奶和二奶奶的審美保駕護航,她的服裝店開得很是紅火。

而何奶奶和二奶奶,也將原本地下的刺繡事業轉到了地上,正兒八經地開店了。不過鵬城富人比較少,她們的主要客戶,還是香江那邊的客商。

到了8年暑假,林玲玲和何奶奶的生意蒸蒸日上,每忙得腳不點地。

何亭亭這時十一歲了,長大了些,人也聰明了一些,不再像過去那樣真了。

她對家裏的現狀很滿意,媽媽林玲玲開的服裝店每月都有大筆的收入,爸爸去做領導了,以後一定能越來越好的。而她和三個哥哥都在讀書,打算一直讀下去。何奶奶的刺繡鋪子生意也不錯,接的訂單比過去多了。

去年除夕前,家裏將之前買地的錢付清了。而且,這些日子以來,何學暗地裏讓何玄白跟著林玲玲在附近又買下不少山地,同時在外婆那一帶買下不少靠海的宅基地。

對於家裏現有的土地,何奶奶雖然還不及他們家過去,但是卻挺滿意了。

最值得一的是他們的家,不再是原先那個低矮狹窄的地方了,而是巨大的宛如城堡的客家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