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不是喂豬的(2 / 2)

“她們幫我們家幹活,勤勤懇懇的,為什麼不能給她們帶回去?”何亭亭反問陳秀英。

何奶奶不等陳秀英話,接口道,“你們家現在能敞開肚皮吃飽飯了,肯定不像她們幾個這麼需要鍋巴,以後你就別來跟她們搶鍋巴了。再了,這事傳出去,丟的是你們家的臉。”

剛想反駁何亭亭話的陳秀英聽了何奶奶這話,大為躊躇。她也怕丟臉,更怕婆婆覺得丟臉了找她算賬,可是讓她放棄那麼多鍋巴,她真的很舍不得。

何亭亭見陳秀英一臉的掙紮,暗地裏嗤笑一聲,麵上則道,“沈二伯母,你自己做不了決定,不如回去問問沈二伯?”

“問你家婆更好,你們家她能做主。”何奶奶接口道。

陳秀英再不敢話,擠出笑容了句“嗬嗬,那我就問問他們去……”就走了。

幾個女工見陳秀英走遠了,忙走到何亭亭和何奶奶跟前,一臉感激,聲音哽咽地道,“謝謝何奶奶,謝謝亭亭……”

“不用客氣,我們家不養豬,的確不需要鍋巴的,你們要,就曬幹了帶回去吧。”何奶奶擺擺手道。

何亭亭見女工們聽了這話之後,抽噎得更厲害了,便轉移話題,“鍋巴曬幹了會很硬吧?那到時喂豬是不是要泡軟了再喂?”

隻聽一個女工哇的一聲哭了出來,斷斷續續地道,“我們不是拿回去喂豬的,我們是拿回去給家裏人吃的。”

何亭亭吃了一驚,忙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是這樣……”

“不用對不起,你們都很好,我們都很謝謝你們。”旁邊抽噎得一個女工道。

何奶奶看了看眼前幾個女孩子,沉默了一會兒,問道,“現在你們那裏收成不好嗎?”

何亭亭也看向她們,鵬城能從別的省份采購糧食,就表示很多農民手上的糧食除了交公餘糧外,還是有剩餘的。這麼看來,農村的收成應該還不差,這些女工怎麼會需要千裏迢迢拿鍋巴回去給人吃呢?

“我們家那邊田地都不好,一畝田產出的水稻很少,再加上旱了或者澇了,收成就更差。每年交完了公餘糧,就沒剩多少糧食了,所以很多時候是喝稀粥。鍋巴雖然硬,但是用水泡泡,怎麼也比喝稀粥飽肚子。”一個女工抹了把眼淚解釋道。

其他幾個女工聽了都點點頭,表示自己家也是這樣的情況。

何亭亭聽得惻然,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八歲那年的日子。那時家裏白也是吃粥的,三個哥哥常常餓得慌,一趟一趟地跑回家喝稀粥,然後一趟一趟地跑廁所。

“那你們就繼續收鍋巴吧。”何奶奶歎口氣完,又慈祥地看向幾個花一般年紀的女工,安慰道,“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大家等著吧。”

一個女工抹了把眼淚道,“以前還不敢相信日子會變好,現在看到鵬城這樣,我就相信了。”

“大家都會變好的。”何亭亭衝她們笑笑。

幾個女工看到姑娘笑得一臉的陽光燦爛,也忍不住跟著笑起來。

她們喜歡看這個東家笑,似乎她一笑,未來就必定是光明的,美好的。

何亭亭見女工們不哭了,又安慰她們幾句,就和何奶奶回家了。

轉眼到了寒假,外地來的工人6續離開鵬城,拿著辛苦一年賺到的錢回故鄉了,鵬城變得冷清起來。

何亭亭家請的大部分女工也離開了,隻有幾個為了錢,咬著牙留下來,打算遲些再回去。

臨近過年了,今年比往年富裕了一些的沈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著來年請舞獅在沈家的宗祠裏舞一次。

這當中的起者是沈林生,他是沈棋生那一支的老大,生產隊時期沒能搶到生產隊長的位置坐,這會兒見沈棋生下來了,便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打算獲得沈家村的話權。

他的女兒沈紅惠是沈家村的第一個大學生,本身就光榮,再加上嫁了羊城的一個大學老師,在大學裏也謀了個職位,每月收入不低,月月往他家裏彙錢,所以他家算是村子裏比較富裕的那個。

沈林生這次起頭,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所以平時行事便越張揚起來,見著誰都要指點一番,擺出沈家村主事人的派頭。

可因為這份派頭,沈林生家在一個不算寒冷的夜,被人入室搶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