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做自己應該做的事(2 / 2)

想到教育局局長的人選問題,董教育張樹東徐福成等幾個人物形象像過電影一樣在他的腦海中交相浮現……

就在周成林浮想聯翩的時候,趙剛把車一拐,拐進了縣人民醫院,在人民醫院門診樓前邊的停車坪上停了下來。

周成林和劉鬆田一起走下車,向門診樓後邊的住院處走去。

周成林和劉鬆田正往住院處走的時候,縣醫院院長吳顯亮不知道從哪裏得到的周成林要來醫院的消息,也率著一大幫人迎了過來。

見到周成林後,吳顯亮謙恭的邀請周成林到辦公室坐坐。

周成林沒答應吳顯亮,說自己下午還有事,堅持先去住院處看望受傷的孩子。

得知周成林來醫院是看望民主村小學受傷的孩子的,吳顯亮也就沒在邀請,便在前邊帶路,把周成林引到了孩子住的病房。

在孩子的病房中,周成林再次見到了董教育,這是他上任以來第二次見到董教育。

眼前的董教育比他一年前見到的那個董教育明顯的消瘦了不少,黝黑的臉膛寫滿了歲月的滄桑,樸素的裝束讓你要是在農田中遇到他沒準會認為他隻是一個山野村夫,怎麼也不會和堂堂的教育局副局長聯係起來。

董教育一見到周成林就痛心疾首的發起了牢騷:“周縣長,您看這些孩子多可憐。都說國家重視教育,我就不明白國家到底是真的準備重視教育還是口頭上重視教育,看看民主村完小的教室,都是危房,都隨時有坍塌的可能,你說,這讓孩子們以後怎麼敢在這樣的教室裏讀書學習,而且據我所知,像民主村完小這樣的校舍不止民主村完小一家,全縣所有的完小幾乎都有這樣的房子。”

周成林理解董教育的心情,開導董教育道:“老董啊,我了解你的心情,但很多事情需要我們慢慢的來,有些事情不是發火就能發來的。”

周成林說的實情,在官場的確有太多的無奈,有時候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心想替老百姓做事會適得其反,就像他當初在瀏陽河做書記,就因為一心替老百姓做事衝擊了閆丙章和劉運動他們的利益才遭到了他們的誣陷以至於引來了無佞之災,要不是瀏陽河鄉老百姓愛戴他擁護他四處奔波為他請命,要不是左慧和劉一夫以及江大明等人在背後為他斡旋,他現在或許已經被送進監獄中成了階下囚,所有這些血的教訓讓他學會了在複雜的環境中該如何保護自己,遇事不亂,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學會理智的分析問題不失是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最佳手段。

這時候,幾個學生家長都問詢圍到了周成林的麵前,懇請周成林出麵向縣委縣政府為他們村完小爭取一部分建設資金,其中一個家長一臉哀求地說:“周縣長啊,我們求您了,您幫我們村那些可憐的孩子一把吧,他們不能再在那種房子裏上學了,我們擔心啊。”

望著幾個家長,在望望躺在病床上那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周成林暗下決心,回去之後無論如何要找劉世昌和劉一夫為民主村完小爭取這部分危改資金,這也算他對民主村完小三百多名師生以及民主村一千多戶村名的交代。

教育是祖國的千秋大業,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孩子們的安危牽扯到千家萬戶,絕對馬虎不得。

故此,他沒有推辭,答應了那幾個家長,說回去就替他們爭取。

幾個家長對周成林千恩萬謝,都說有周成林這樣的好縣長是他們的福氣,是孩子們的福氣。

周成林大受感動,再次感悟到老百姓要求其實並不高,隻要幹部把他們放在心中的道理。他又和家長聊了幾句,讓後又看望了孩子,轉臉衝董教育道:“老董,我們回去吧。”

從昨天民主村完小校舍坍塌到現在,董教育還沒來得及回到教育局,他正打算回教育局看看,所以就接受了周成林的建議,和周成林一起以及吳顯亮他們一起走出了孩子的病房。

幾個家長一直把他們送到樓下,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和他們告別。

走到內科門診樓前,周成林忽然想起徐福成的父親在內二科住院的事,於是衝董教育道:“老董,我聽說你們局徐福成副局長的父親正在這裏住院,我們一起過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