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與窗子
作家林清玄曾做過這樣的比喻:“一個人麵對外麵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麵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通過窗子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能看見自己的汙點。其實,窗子或鏡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你的心如窗,就看見了世界;你的心如鏡,就觀照了自我。”
窗子讓我們向外追尋,鏡子讓我們向內發現。
向內的看見,就是所謂的“洞見”。我們通過現代科技發現了遙遠的星球,卻未必能“洞見”真正的自我。
開窗賞景,對鏡觀心。
開窗子是向外看,是知識的學習;
照鏡子是向內看,是智慧的學習。
知識的學習,隔行如隔山;智慧的學習,隔行不隔理。
教練的智慧就是鏡子的智慧。
教練這麵鏡子,幫助被教練者把眼光從“外看”轉向“內觀”,幫助被教練者照出自己的優點、缺點、盲點、閃光點。
觀照帶來覺察,覺察帶來遷善。
正如魏得勝在《人生物語》一文中寫到的:“每個人都是一麵鏡子,它不是用來孤芳自賞的,而是用來給他人以自鑒的。”
教練的價值,正在於為現代人提供一麵心靈的明鏡。
搞掂
有的人學習教練技術之後,便開始常將“搞掂他”這類的話掛在嘴邊。
其實這種說法是很狂妄的。
實際上,沒有誰可以搞掂別人。每個人唯一可以搞掂的,隻有自己。
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個人不能控製另一個人。
教練不是“教訓”——總是把對方當成小孩或者晚輩來管教、批評。
教練也不是“教師”——總覺得自己比對方懂得更多,比對方更有學問。
教練更不是“教父”——總想要證明自己比對方強,要去征服、壓倒對方,甚至於主宰對方的生命。
當我們想要搞掂對方的時候,我們作為教練的出發點就已經從“幫助對方”變成了“征服對方”。
記住,我們給對方當教練並不等於要對方臣服於我們。
他唯一需要臣服的,是他自己的目標、他自己的夢想!
教練相信:每個人都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
但我們的誤區是:總以為我們替被教練者做的選擇,比他自己做出的選擇更好。
想想看,無論是對孩子、員工還是另一半,我們是否常常有這樣的想法?
作家龐永力在作品中寫道:“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門,沒有外麵的鎖,隻有裏麵的閂,別人在外麵怎麼使勁地踹,也不如裏麵自己輕輕一撥。”
外麵的人可以敲門、按門鈴、塞紙條、大聲呼喊。
但是真正決定是否開門的,是裏麵的人。
教練隻是按門鈴的人,開不開門由被教練者自己選擇。
因為,隻有其自發的選擇,才是真正最有價值的選擇。
回聲
生命是一種回聲。
回應就是為對方照鏡子,幫助對方自我覺察。這是教練的重要能力。
有一次,教練對阿德回應道:“跟你相處比較壓抑,感覺你比較強勢。”
阿德回答說:“可我平時經常幫助別人啊!”
教練以打比方的方式繼續回應道:“你可以試著留意一下你平時的表現。比如剛才,我告訴你你的左手髒了,你就把右手伸出來說‘我右手很幹淨’。”
阿德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說:“是的,你不說我還沒注意。”
教練說:“你看到左手髒了,把左手擦幹淨不就行了嗎?我十分欣賞你經常助人的品德。而且我相信,你有強勢的一麵,肯定也同樣有親和的一麵。”
阿德說:“是的,教練,你說得很對,我發現自己很習慣於自我保護。”
教練再繼續回應說:“很好。你的確是有自我保護的習慣,但也讓我看到了你有改過的勇氣。”
在這個案例中,教練通過連續的回應,讓阿德看清了他與人、與己相處的模式和狀態。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教練不但很直接地回應了阿德的缺點,而且也很及時地回應了阿德的優點。
回應是幫助對方看清自己的盲點。
而盲點不等於就是缺點。一個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也會構成盲點。
他人的回應就是我們生命的回聲。
每一聲回聲,都是我們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