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顧七月根本沒有任何休息時間,媒體的采訪就一個接著一個,先是她單獨接受了幾家媒體的訪問;而後她和李勝基一起,接受了包括富士電視台在內的幾個重要媒體的單獨訪問。
等這些訪問到一段落之後,已經是晚上九點了,但是宣傳工作還沒有結束,一會還會有第二輪訪問,他們隻能是匆忙叫了外賣在采訪房間裏解決了晚餐。晚餐吃到一半的時候,金東鎮忽然慌亂地衝進了休息室,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由於時間緊迫,包括許多工作人員也都是在一起吃飯的,整個屋子裏滿滿當當做了二十多人,大家都吃驚地看著金東鎮。
金東鎮努力想要控製自己的臉色,但卻發現十分困難,他隻能是皮笑肉不笑地朝大家道歉了一下,然後對著不明所以的李勝基說到,“你出來一下……”看著李勝基一臉的疑惑,金東鎮顯得有些急迫,但由於現場人太多了,他還是強迫自己鎮定下來,“韓國那裏來電話了,需要你出去接一下。”
李勝基這才站了起來,禮貌地和大家致歉之後,快步跟著金東鎮走了出去。
顧七月根本沒有多想,她現在終於感覺疲勞侵襲而來,雖然今天在飛來東京的旅途上,她幾乎是一路睡著過來的,但畢竟這三天裏一直在連續工作,而且還需要打起精神來應付記者,精神難免疲倦。
她隻是注意到了李勝基離開,然後就收回了視線,簡單用過晚餐之後,趁著休息的空檔,顧七月就靠在沙發上眯了一小會,才不過二十分鍾而已,第二輪采訪就要開始了。
李夕夏把顧七月搖醒了之後,化妝師連忙上來幫忙她補妝和打理發型,但是外麵卻顯得有些騷動,顧七月不由好奇地看了一眼,詫異地詢問到,“第二輪采訪記者很多嗎?”今天是宣傳第一天,其實采訪算不上多,但都是專訪,而且是顧七月和日本的首次接觸,所以許多訪問時間都比較漫長,大部分都是製式問題,但卻十分消耗時間和體力。
李夕夏搖了搖頭,也不是太了解情況,“我剛才隻是看到有三組記者過來了,李然說第二輪訪問一共就五組記者。”
此時李然就走了進來,詢問了一下化妝師情況,確定顧七月準備好了之後,他就交代了一句,“那我去通知記者進來了,第一組是‘朝日新聞’的記者,回答問題不用著急,遇到棘手的,交給我來應付。”
“朝日新聞”是日本銷量第二的報紙,這份報紙的日銷量可以高達八百萬份,在二十一世紀傳統媒體已經逐漸勢弱的現在,比“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每日電訊報”、“時代周刊”加在一起的銷量還要多,可以說是在全球範圍內都獨領風騷的。
這份報紙出現在采訪陣容裏,也可以看出這一次“燦爛的遺產”受到的重視了,這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的效果,更是韓國在輸出韓流文化的戰略地位高度所作出的抉擇。可見這場采訪的重要性,李然也就難得地會出現在現場和顧七月一起進行訪問。
顧七月點了點頭,這應該是她出道至今最重要的一個訪問,這次前來日本可是經曆了數不勝數的第一次,顧七月難免有些緊張,心情也有些雜亂,隨口提問到,試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李經紀人,外麵怎麼回事?那麼吵?”
李然的腳步隻是稍微頓了頓,“哦,沒事,李勝基還沒有出現,估計他的采訪會推遲一點。”李然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然後就徑直走了出去。
“朝日新聞”如此重要的媒體,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大媒體的傲氣,采訪遲到這樣的情況是十分不禮貌的,難怪他們會在外麵喧鬧了,估計是在和金東鎮交涉,詢問李勝基遲到的具體原因。
顧七月也沒有來得及多想,因為“朝日新聞”的記者就跟隨著李然走了進來,那名記者和李然有說有笑的,好像是熟人的模樣,顧七月也連忙站了起來,友好地鞠躬打招呼,然後就進入了今天晚上的第二輪采訪工作。
說實話,“朝日新聞”的采訪也沒有什麼新意,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他們關注的焦點顯然還是在李勝基身上,對於顧七月以一個新人身份能夠加盟“燦爛的遺產”劇組都頗為好奇,更多是在詢問合作過程的體會、在這樣一個龐大劇組的體會之類的問題,和其他新聞媒體沒有差別。
另外,他們也對顧七月的經曆頗感興趣,在互聯網時代,調查資料已經變得十分簡單了,顧七月的資料對於他們來說也不陌生。這方麵“朝日新聞”也進行了簡單采訪,不過都是客套場麵話,沒有什麼深入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