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一直是一個幹脆利落的人,幾乎從不拖拖拉拉,做事也十分有效率,所以,如果不是有正事,他是不會過來練習室打擾顧七月的。就好像當初拿下“像中槍一樣”和“不能分手的女人,不能離開的男人”一樣,李然都是在第一時間找到了顧七月。
顧七月也已經習慣了李然的工作模式,一開始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回過神來,“怎麼了,年末的頒獎典禮有什麼變動嗎?”
這就是顧七月的第一想法,最近年末的事情真的很多,而且李然之前就和她提過,由於顧七月今年算是二次出道的“新人”,而且話題性和人氣度都首屈一指,所以年末頒獎典禮很有可能讓她出演合作舞台。
李然卻是搖了搖頭,“我都推了。”
在李然看來,合作舞台是好的,因為可以結識多一些朋友,而且人氣歌手之間的搭配組合,話題效應總是好的,對於新人來說,這樣的合作舞台無疑就是多露臉、刷辨識度的上好良機。但對於顧七月來說就不適用了。
首先,顧七月是單人女歌手,她的辨識度已經夠高了,沒有必要再多露臉;其次,李然對於偶像歌手的實力並不滿意,以顧七月的實力去和他們搭配,有些大材小用了,這樣的合作舞台更多是一個噱頭,而不是真正的實力展現。
所以,李然幹脆就把合作舞台都拒絕掉了,把年末各大頒獎典禮當做顧七月展示自己的平台,讓顧七月自由發揮。在韓國各大經紀公司之中,敢如此做的,也就隻有李然了。
不過李然也沒有過多和顧七月解釋,隻是一語帶過,“我是來問問你的意見的,我現在手上有兩個項目,看看你選擇哪一個?”
顧七月頗為詫異地看向了李然,其實在韓國娛樂圈,藝人是基本沒有話語權的,除非到了李孝利或者Rain這樣的高度,否則即使是東方神起、Bigbang、少女時代,他們也都是沒有話語權的,關於工作的安排,關於未來的規劃,都是聽公司的。
這樣雖然是剝脫了藝人的自主權,但客觀來說,公司和經紀人是專業人士,他們比較清楚市場走向,也清楚項目規劃,他們對藝人的策劃是具備專業知識的。這在全球範圍內都一樣。而韓國娛樂圈比歐美更加重視這一點,因為韓國的娛樂文化還是以偶像為主,偶像需要的不是實力,而是正確的推銷手段,所以經紀公司的專業意見就特別重要。
李然現在居然專門來詢問顧七月的意見,這本身就顯得不太正常。不過仔細想象,當初顧七月和ONE娛樂簽約時,李然就詢問過她對於未來發展道路的意見——她對於歌手依舊抱著夢想,所以李然就實現了她的夢想。那麼今天李然的舉動也就沒有那麼突兀了。
“好啊,你說說看。”顧七月遲疑著開口說道,語氣裏卻帶著不確定,因為她對情況的把握顯然也不太準確。
李然也沒有拖泥帶水,直接就開口說道,“第一個選擇是發行迷你專輯,借著年末各大頒獎典禮的舞台,就把主打曲推上去,然後新年開始打榜。”
“你所說的迷你專輯是指包含了‘像中槍一樣’在內的三首歌,對吧?”顧七月看到李然有一個停頓,於是就插話詢問到,得到了李然點頭的回複之後,顧七月不由又多問了一句,“你是又聽到什麼不錯的曲子了嗎?”
李然肯定不是無的放矢,他會提起這樣的想法,必然是因為聽到了合適的曲目——至少以顧七月對李然的了解,的確是這樣的。所以顧七月才有此一問。
李然也沒有太過意外,隻是微微點了點下巴,“我手上約莫有四首新歌左右,不同作曲家的創作,具體情況還是要和他們見麵詳談,但四首新歌我都聽過母帶,質量還是有保證的。”李然雖然隻是一名經紀人,但他的眼光是毋庸置疑的,從顧七月此前的兩首歌曲就可以感受得到了。“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試聽,加入到迷你專輯的製作中去。”
“我?真的嗎?”顧七月顯得很是意外,雖然她知道,許多歌手都是出色的創作者,他們也都會參與到自己的專輯製作之中;但這種風氣在韓國卻不顯,權誌龍、龍俊亨等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可事實上作詞作曲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此前顧七月在和Leessang合作過就深入了解過這樣的事,一首歌從作詞、作曲到編曲,到完成,再到錄音,整個創作過程是十分複雜的。龍俊亨的創作能力主要體現在他對說唱歌詞的把握,這也是大部分韓國偶像歌手願意涉足的領域:作詞,相對會容易一些;權誌龍的創作能力則更多體現在作曲上——雖然他偶爾也會作詞,但權誌龍並不會參與編曲。